第534章 长驱直入(2 / 2)

加入书签

谢尔上将痛苦的等待时,杜布罗维察镇内,波兰总督卫队的坦克装甲车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穿过一片狼藉的小镇,履带转动时发出的金属摩擦声不绝于耳。

天空中,苏德两国空军的战斗仍旧在继续。

一个上午的时间,波兰总督卫队担任开路先锋,沿着公路一路突击,连续攻克四座村庄。

四座村庄中驻军最多的只有一个连,完全没有阻止德军前进的能力。

十一点二十分,波兰总督卫队抵达被101特种空勤营攻占的萨尔内镇。

没有过多的寒暄,波兰总督卫队的车队自萨尔内镇中一穿而过,继续向南开去。

临近下午五点,拉宾中尉和部下一路步行,开进萨尔内镇。

看着萨尔内镇镇中布防的101特种空勤团士兵,拉宾中尉疑惑地想到,这些人看起来是空军的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天上?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在漫天的灰尘包围中,拉宾中尉跟着大部队继续向南开进。

抬头看向天空,拉宾中尉看到一队战机,足有十几架,自西北方向飞过自己的头顶,向南方飞去。

“有空军护航的感觉真好,以后要是和阿拉伯人打仗,一定要和空军的战友打好关系。”年轻的拉宾中尉默默想到。

拉宾中尉很有远见地为未来的战争做谋划时,他头顶的机群已然飞出八十多公里的距离,出现在普里皮亚特大沼泽地最南方。

循着漫天的黑色烟尘,机群很轻易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亚历山德里亚。

亚历山德里亚镇上空,盘旋着近百架双方的各式战机,双方搅成一团,互相追逐厮杀。

德军的机群刚刚赶到的战场,还没来得及分清敌我,就见四架苏联战斗机气势汹汹地冲向自己,战斗随即爆发。

地面上,亚历山德里亚镇北部,第七伞兵师一团长贝肯鲍尔上校抬头看看热火朝天的天空,随后转身回到自己的指挥部,一栋残破的二层住宅楼地下室里。

“告诉所有的营长,并转发所有士兵,再坚持四个小时天就黑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定要坚守住阵地。”

贝肯鲍尔上校的声音还在地下室回荡,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忽然传进地下室。

贝肯鲍尔上校皱眉冲出地下室,忧心忡忡地看向小镇的东面。

天亮之后,贝肯鲍尔上校所在的亚历山德里亚镇遭到苏军持续整整一天的猛攻。

航空炸弹,122毫米、152毫米榴弹炮将炮弹雨点般的扔到伞兵们的头上,仿佛炮弹是免费的一般。

第一次炮击中,苏军便摧毁了镇内大半的房屋。

凭借镇南的戈伦河天险和精湛的战斗技巧,尤其是天空接连不断的空中支援,第一伞兵团成功地坚守了一个上午。

中午,一支苏军部队自更远的东面渡过戈伦河,随后对亚历山德里亚城东部发动进攻。

面对苏军的两面夹击,缺少重武器的第一伞兵团压力倍增。

贝肯鲍尔上校不知道的是,亚历山德里亚南方十五公里外的里夫尼城,是中央方面军一个重要的物资补给站,在沼泽地内作战的苏军大部分都要依靠这里的物资维持战斗力。

里夫尼还是一个交通枢纽,大踏步东撤的苏联中央方面军部队,大部都要经过里夫尼前往基辅,当贝肯鲍尔上校的部队忽然出现并占领亚历山德里亚,给撤退中的苏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在布琼尼元帅的亲自干预下,中央方面军立刻调拨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加入反攻亚历山德里亚的战斗,伴随而来的还有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援。

贝肯鲍尔上校不知道自己和部下的忽然出现,给苏联中央方面军带来的恐慌有多么大,只知道这轮炮击结束,俄国人肯定要再次发动一轮新的大规模进攻。

“半个小时之内,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必须再来一次,越多越好,否则我们只能放弃亚历山德里亚。”贝肯鲍尔上校对副官喊道。

副官担心地看了团长一眼,唯恐这位性急的团长拿起武器亲自投入战斗,却不得不转身跑去向电台传递命令。

副官刚刚离去,一个伞兵拐过一栋房屋,冲到贝肯鲍尔上校身边。

“上校,东面的敌人已经冲破我们的镇外防线,托马斯少校让我来请求援军。”

“援军马上就到,让托马斯少校坚持住。”

送走传令兵后,贝肯鲍尔上校拿起望远镜看向东面,隐约在房屋间的空地中,看到有坦克在行进。

贝肯鲍尔上校焦躁的派出传令兵去传达命令,让最后的一个连投入战斗时,忽然看到镇东涌出很多人影。

镇东的部队竟然崩溃了!

看清撤退的竟然是自己的部队时,贝肯鲍尔上校顿时怒不可遏。

就在他几乎要骂出声的时候,镇东的房屋间忽然升起一大片绿色烟雾。

先是两架ME-109战斗机俯冲而下,自南向北扫过战场,镇东野地冲锋中的苏军步兵顿时被扫倒一片。

八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随后发动俯冲,向绿色烟雾升起的位置投掷炸弹。

一连串猛烈的爆炸几乎盖过战场所有的声音,镇东仅存的几件房屋也在爆炸中飞上天空。

一同飞上天空的还有一辆T-34型坦克。

看到在空中解体的T-34型坦克,贝肯鲍尔上校心中为那辆坦克的苏军坦克手默哀。

倒霉的家伙,竟然被500千克炸弹击中。

当最后一架斯图卡投掷完炸弹,原本撤下来的伞兵们一拥而上,重新占据了几乎被夷为平地的镇东。

“快,让援军快点过去,一定要坚守最后的四个小时。”贝肯鲍尔上校抓过一个传令兵,大声吼道。(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