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蒂萨河之战(2 / 2)

加入书签

出发不到半个小时,四十九坦克师的对空观察哨发出防空警报。

刚刚恢复秩序的行军队伍再次陷入混乱。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机群出现在东方的天空,迅猛地冲向德军机群。

在望远镜中看到机群机身上喷吐的红五星。四十九坦克师的官兵们心中终于得到慰藉。

虽然来得有些迟,但是总比没有好。

没等他们嘴角的弧度化成微笑,他们忽然看到惊人的一幕。

热火朝天的空战中,德军的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完全不理苏军战斗机的拦截,勇敢地将自己的背后交给战斗机保护,呼啸着冲向地面,再次扫荡地面的苏军。

看到俯冲下来的空中杀手,四十九坦克师官兵的心情犹如做过山车一般,刚刚因为空军战斗机出现的好心情瞬间跌回谷底。

整整一个上午。四十九坦克师都是在与德国空军的战斗中度过,每走一公里,都要丢下数不清的尸体和轻型车辆的残骸。

中午十一点。四十九坦克师的部队与德军机群打完第四次战斗,原地收拾残局,提心吊胆,苦等了一个小时,没有再看到有德军机群的出现。

他们不得不在军部的催促下再次出发。

四十九坦克师这时忽然发现一个惨痛的现实,他们竟然连一辆用来拖曳高射炮的卡车都找不到。更不要说用来拖曳122和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拖车,就连原本的摩托化步兵团也几乎变成纯正的步兵团。

没等四十九坦克师的师部想出办法解决部队的行军问题。两个噩耗接连传来。

西面的天空,又出现一道乌云,大批德军战机正在接近。

南面,一支庞大的德军装甲部队正漫山遍野冲向自己。

听说有大批德军坦克出现,四十九坦克师的师部慌乱中又带有一丝窃喜。

终于见到德军的坦克部队了,终于不用再和德国空军打这种不对称战斗了,终于可以和德国陆军来一次真正的较量。

德国空军的空袭有意放过苏军的坦克,四十九坦克师的坦克部队并没有遭受太多损失,只有不超过三十辆的坦克因为崎岖的道路颠簸而发生故障抛锚。

得知有大批德军坦克冲向自己,并接到准备战斗的命令后,苏军坦克手们摩拳擦掌。

他们将坦克开出公路,在公路两边的草地和田地上派出战斗队形,步兵们也在军官的督促下,端着各种各样的武器跟在坦克后面。

二百多辆坦克引导着步兵浩浩荡荡地向德军冲来的方向冲去。

和四十九坦克师几乎是由坦克和步兵组成的部队不同,德军坦克的作战阵型非常有层次感。

察觉到有大批苏军坦克部队向自己重来,一个上午的时间,陈道除了呼叫空军迟滞苏军的行军速度,同时对部队的任务做了一番紧急调整。

帝国元帅装甲师分出重装甲连和坦克歼击营加强给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师。

得到加强后,大德意志师的以两个重装甲连打头阵,一个坦克营和坦克歼击营随后跟进,三个乘坐sdkfz251型装甲车的步兵营掩护。

而在更遥远的后方,炮兵团的四十八门自行火炮也早已调转炮口,对准战斗即将开始的方向。

大德意志装甲团的头顶,四架fi-282型直升机悬浮在空中,远远地看到北方有一片黑色的烟云行走在地面上。

拖着柴油机喷吐出的黑色烟雾,kv-1、t-34型坦克和bt-5组成的赤色风暴蛮横地冲向德军坦克部队。

苏军步兵拿着武器,小跑着跟在坦克后面发动冲锋,没等见到德军坦克,就听到天空中响起狂风呼啸的声音,炮弹雨点般落到苏军的步坦集群中。

坦克依靠坚实的装甲免疫弹片的侵袭,苏军步兵的队伍中却是掀起一阵腥风血雨,无数苏军步兵被弹片杀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在直升机上炮兵观察哨的指引下,德军的炮弹犹如长了眼睛,凡是有苏军步兵聚集的地方,都会被硝烟和火焰笼罩,幸存的苏军步兵只能卧倒在地,躲避炮弹的轰炸。

德军精准而又猛烈的炮火成功压制住苏军的步兵,苏军坦克手们对此一无所知,或是置之不理,只顾向德军装甲集群发动进攻。

广阔的蒂萨河右岸平原上,近五百辆坦克碾过灌木,撞倒树木,翻过起伏的土坡,冲向对方。

e-40型坦克的车长们在观察镜中看到对方的瞬间,炮手们迅速转动炮塔,将炮口指向敌人来袭的方向,88毫米穿甲弹迅速被推入炮膛,随后轰鸣着飞出炮口,瞬间飞过一千多米的距离,落入苏军坦克集群中。

通过无线电编织成的大网,德军坦克集群瞬间全部得知已经与敌人交战的消息,各部迅速以营连甚至是车为单位,寻找有利地形,将炮口指向黑色烟云飘来的方向。

随着苏军坦克一步步接近,先是e-40型坦克开火,随后是四号坦克歼击车的75毫米l60火炮,然后是四号坦克上的kwk40型坦克炮,越来越多的炮口喷吐出火焰。

此起彼伏的炮击声犹如雷雨云中的惊雷,炮口喷出的火焰如同闪电,刺激着每一个交战士兵的耳朵和心脏。

四十九坦克师的部队第一次和德军交手,忽然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坦克和火炮几乎全部失去作用,曾经在匈牙利军队身上屡试不爽的战术也全部失效。

无论他们逼近到什么样的距离,射出的炮弹都无法击穿那些高大而又刚猛的巨型坦克。

他们曾经无比依赖的kv-1坦克在德国坦克面前也不堪一击。

一辆接着一辆,一个排接着一个排......数不清的苏军坦克永远停在冲锋的道路上。(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