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八 目标鹧鸪镇(1 / 2)

加入书签

(高潮要来了,而且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大高潮,哈哈,高潮迭起有木有。兄弟们,来点儿订阅什么的吧……)

在哈不出看来,自己解释了这么多,已经是足够清楚了,这也体现了自己对梁砚秋的重视,若不然的话,换成别人在,直接一句话命令过去了,何须这般麻烦,多费唇舌?

而他还在怨恨!

心有怨念,口出怨言,从来就是上位者屠戮臣子的一个极好的借口和主要的原因。

哈不出脸色阴沉道:“梁砚秋,你不愿意?还是对本汗心存怨念?”

他素来称呼其为梁先生或是军师,而今日直呼其名,当真乃是前所未有之事,也可见心中此时已是震怒。

梁砚秋悚然一惊,背后冷汗已经是涔涔而下,赶紧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下官只是乍闻次消息,心中震惊,绝无对大汗不满怨恨之意。”

“这还差不多。”哈不出冷哼一声,道:“速速回去整顿行囊,明日一大早便去女真营中吧,莫要耽搁了。”

撂下这句话,便是扬长而去。至于梁砚秋的心中怎么想,他既不想知道,也觉得没这个必要,根本就是浑不在意。

也是,身为上位者,独裁一切,总理一切,自然是不能时时刻刻把下属的心思感觉都放在心上的,更何况,哈不出也从来不是什么心思细腻的主儿。

若是以前,他或许还会重视,但是现在福余卫越发的强大了,用句后世的话就是,一切都迈入正轨,走在成功的路上。因此在哈不出心中,梁砚秋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当然,还是重臣这是没错儿的,但重臣也是臣子,就得唯上之所命!

梁砚秋以头触地,等到哈不出的脚步声消失方自敢抬起头来,他盯着哈不出离去的方向,眼中露出刻骨的怨毒。

梁砚秋一脚深一脚浅的往回走,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回了自己的府邸,进了卧室,遣退侍从他把大门关上盯着房梁怔怔的看了半天,忽的嚎啕大哭。

他本是性情中人,若不然也不会因为哈不出的赏识就这般为之效死力,因此这会儿心里,也是溢满了被背叛,被放弃的情绪。

而且作为一个文人,作为一个身在异国,长期朝不保夕的文人他也是敏感而脆弱的,这会儿他的情绪,就跟一个被男人抛弃的怨妇也没什么区别。

梁砚秋心中满是失望和痛楚,对哈不出的忠诚,对于福余卫的不舍,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愤怒和怨恨!

怨恨的种子,是会发芽的。

四月二十六,武毅军渡江第七日。当晚,阿敏整理了探子们送回来的大量情报,最终提炼出极为重要的信息—武毅军驻守在鹧鸪镇的官兵大致在两万人上下。

这不是简单的臆测,而是从驻守鹧鸪镇的武毅军每日所需的粮食清水,旗帜的数目等等表象信息判断出来的,女真人麾下的探子们收集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多方验证之下,阿敏方自敢作出结论。

在阿敏看来这也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毕竟武毅军也就是那么多人,外面征战的三路大军就已经是占了七万了,他还能有多少兵力驻守鹧鸪镇?难不成他在松江以北就不须得留兵力镇守了?以连子宁的性格,断然是不会这么孟浪的。

在和哈不出一番商议之后,两人都是认同了这一观点。

四月二十七,梁砚秋作为人质被送到了阿里者卫的女真大营。

当夜,女真精锐骑兵三万,福余卫精骑两万,合兵五万,趁着夜色,悄悄的向东而去……分割线——————

安定堡。

这里现在名声不显,在后世却是享有大名,乃是赫赫有名的×鹤×岗×市。

这里极为的富饶,乃是松花江和黑龙江汇聚之地,也是小兴安岭之余脉和松江交界地区,西北部乃是丘陵地带,其它的地方则是大片大片的冲积平原。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煤矿储存区和煤矿产地之一,总储量达到了二十多亿吨。而肥美广袤达到了数百里的平原,则是使得它的粮食产量每年能达到四十多亿斤——放在现在,就是的两千多万石。

当然,现在安定堡地区自然是没有达到这种程度的,但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也是村庄密集,阡陌纵痕,乃是辽北将军辖地中重要的产粮地区。

这里曾经被白莲教席卷而过,成为了一片废墟,但是现在已经是恢复了一些生气。

许多曾经在白莲教席卷这里时候躲进山林之中的镇民,这会儿见了武毅军到来,都是跟见了救命恩人一般,他们从山林中出来,回到自己的村子,开始补种春耕。

徐安镇,三徐村。

此处距离安定堡往南十五里,位于瓦剌金河之泮。

瓦剌金河浩浩荡荡直下百里,注入松花江中,瓦剌金河入松花江的河口,距离柱邦大城已经是不远了。

顾名思义,三徐村中的百姓都是徐姓,他们本来乃是山东济×南×府齐×河×县人,后来朝廷移民填充东北,他们便是被迁移到了此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绵延,当年的孩童都已经变成了中年,下一代也是已经诞生。

这个村子也扩展到了百多户,四百多口人家,生活的还算是不错,至少丰衣足食,也是其乐融融。

只可惜白莲教的兴起改变了一切,村中的百姓,要么是被杀,要么就是被掳走,被迫从贼。躲过了白莲教浩劫之人,不过是十中二三而已,这会儿他们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只不过当年那个安居乐业的小村子,已经是变成了一片废墟了。

白莲教撤走的时候,不但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给抢走了,更是将这里付之一炬。

所幸这里的民居多是土坯房,木质架构不多是以并未全给烧成白地,多少还留存了一些。百姓们回来之后,从废墟中捡了不少乱七八糟的材料,左凑右凑的好歹是建起了一座座简易的容身之所和窝棚也差不了多少了。所幸现在还是夏天,天气并不冷,总是能糊弄过去的。

多少总有了些人气儿。

这会儿村子里面静悄悄的,村子东头儿的扬场倒是热闹的紧。

那里是秋收之后,用来碾麦子把麦子皮扬掉的场所,面积很大,容纳千把人也不在话下。

扬场中间搭建了一个土台子大约有一丈来高,一个穿着青袍,做官员打扮的年轻人正自站在上面说着什么,在他身后,则是有七八个军丁,腰间挂着刀,威风凛凛的站着。

兴许是因为那几个武毅军官兵的威慑,兴许是因为国人传统中对那一身官袍的敬畏村子里面仅存的六十多口人,正在围拢在土台子周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在上面。他们衣衫褴褛但是却心存敬畏,没有一个人说话,现场针落可闻。

那年轻人看上去才二十来岁,年纪颇轻,不是已经蓄了须,看上去气质也很是凝练沉稳。他轻咳一声,朗声道:“本官王重墨,乃是武毅伯,奴儿干都指挥使连大人亲自任命这安×定×县县令,以后安定堡周边十六镇一百一十九村,尽数归本官所辖理。”

他身后站着的那武毅军总旗已经是不失时机的大步走上来,喝道:“尔等还不见过王大人!”

“见过大人!”给他一喝,这些百姓顿时便慌了,稀稀拉拉的跪了一地,纷纷磕头。

“都起来都起来。”王重墨温和一笑,招呼大家起身。

待大伙儿都起来,他继续道:“现在已经是快要进五月端午,过了麦子的耕种日期,不过本官这一次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百姓们早就因为这个问题愁眉不展,这会儿一听,都是精神一震,赶紧竖直了耳朵。

王重墨从身后的袋子里面捧了一把玉米粒出来,洒在台下,道:“这玩意儿叫玉米,你们有谁听过?”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都是摇头。

这也不稀奇,这个年代消息闭塞,而且这些百姓一辈子的活动最远处怕是也不会离开村子五里之外,对他们来说,没听说过千里之外的松江大地上的消息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知道也不打紧,本官来告诉你们。”王重墨大声道:“玉米这东西,跟麦子是一样的,撒下去就能长出来,但是产量是麦子的三倍以上!一亩地能打八斗麦子,就能打三石的粮食!”

下面顿时是起了一阵窃窃私语,这些老百姓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但是出于对官府权威的敬畏和信服,却又是半信半疑。

“本官知道你们不相信,松花江辖地上的百姓们,第一次种玉米的时候,他们也不信,但是你们可知道,现在整个松江大地上,种植的,几乎全都是玉米!”王重墨目光炯炯盯着下面的百姓:“而且你们也没得选择,现在已经误了麦子的农时,只能种玉米,要么就是挨饿!”

下面顿时又安静起来。

正如王重墨所言,他们没得选择,要么是现在种玉米,要么就是挨饿,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