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61节(1 / 2)
常乐惊讶地张大嘴,喃喃重复,“......不生了?”
真的假的,别骗我,我会当真的。
朱标斩钉截铁,“不生了!”
常乐:“......”
真的?
刚要再问,晚月笑盈盈抱着襁褓回来,她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
朱标稍稍侧过身,擦掉眼泪,再转回来,先一步接过襁褓,“我来抱,别累着你。”
他的动作还算熟练,毕竟数月孕期,没少拿着枕头练习。
襁褓里,小小婴儿,小小鼻子,小小嘴巴,虽皱巴巴的,还挺可爱。
常乐不自觉凑近他,碰碰他攥得紧紧的小拳头,“好神奇。”
朱标满脸温柔,“是好神奇。”
孩子,一个融合他们两人血脉的孩子,是他们相爱的具象化生。
朱标万般怜爱地看着妻儿,郑重承诺,“我会保护你,保护雄英。”
常乐豁得抬眸,“雄英?”
朱标点头,“英雄的雄,英雄的英,爹取得名字。”
常乐:“......”
史书记载,常氏洪武七年生嫡长子,那会朱元璋还没写完《皇明祖训》,没给子孙拟名,故嫡长孙取名为朱雄英,独树一帜。
可是这会,都洪武十一年了。
《皇明祖训》虽因朱标提过藩王过多,恐将来同室操戈的问题,而暂时没有批量刊印,可子孙名,他不是早在洪武九年就确定好了么?
孩子不应该唤允什么吗?
朱雄英,独树一帜,太木秀于林了。
朱标见她面色怪异,担心问道,“怎么了?”
常乐看看他,“父皇怎么没按祖训来给孩子取名?”
朱标:“早在你我成婚当年,爹便已想好雄英的名字。”
只是后来,他们多年无子,这个名字不得不被束之高阁,直到如今,总算重见天日。
她孕期时,生男生女尚未可知,他怕妻子压力过大,也就没有特意提及。
常乐:“......”
一言难尽,我谢谢他。
朱标:“乐儿不喜欢么?”
常乐赶忙摇头,“......没有,没有,只是好奇,好奇而已。”
孩子那么的小,她哪敢发表什么不吉利的言论。
·
嫡长孙出生后,朱元璋令远在凤阳练兵的秦、晋、吴、周、楚、齐、潭王还朝。
他们自洪武九年年底至今,足足两年没有归京。
甫一回来,各家王妃迅速传出孕信。
年轻力壮的少男少女们么。
常乐也终于做完双月子,终于可以好好洗头洗澡。
她在浴房自阳光正盛的午后直到落日隐没,差点没搓掉层皮。
晚月拿着小本本禀报宫内外的消息,常乐边逗弄咧嘴无齿笑的雄英,边回想曾经看过的资料。
秦王妃邓兰应该生过五个孩子,三男两女,直到被朱元璋迁怒至死。
晋王妃谢云应该只生过一个男孩,因为她产后没多久便亡故了,晋王朱棡青年丧妻,续娶谢云的亲妹妹为新王妃。
谢云生命为代价生的孩子,成年之后遭庶弟诬构,被废王位,只落得个守坟的结局。
邓兰,谢云两人,史书里的她们,结局惨烈,但愿不一样的经过,她们能有好的结局。
吴王妃徐妙云,史书里的燕王妃,仁孝文皇后徐氏,生有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几乎一年一胎。
马皇后当初也是,五儿两女,几乎是生了又怀,怀了又生。
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人人皆把子嗣作为衡量女子贤德的标准之一,女子也习惯性以此要求自己。
没有谁会特意避孕,只要能生,哪怕已有所谓能传宗接代的儿子,都会选择继续生。
哪怕杜姓国际著名品牌过来开拓市场,任凭它再怎么会营销,也得倒闭。
当然,这时候也缺乏类似杜姓品牌的有效避孕手段,但根本原因还是观念所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