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额外服务(2 / 2)

加入书签

“你小子行啊,这么多小报都卖光了!”陈五哥将银元放在嘴边吹了口气,听了个响,然后才踹到兜里。

“我再给你那一沓去。”陈五哥说完,又给陈强报来了更大一沓风月小报。

陈强也没有拒绝,这上海又不止是复旦附中这一家中学,其他的私立中学和教会中学有的是,陈强有的是地方找客户。

接过这一批风月小报后,陈强开口问道:“五哥,你这里还有没有旧的文刊报纸?有的话能不能给我些?”

“有的是啊!四五年前压箱底的货都有!那东西是最不好卖的,前些年很多文人都弄这个,出不了几期就办不下去了。”陈五哥开口说道。

文刊对读者的要求本来就高,只是识字却没啥文学素养的人,也看不懂文刊类的报纸。相比起来,普通人甚至会觉得风月小报更加通俗易懂。

需求决定市场,老百姓对这方面的需求少,自然也就卖不动货。所以文刊杂志或者报纸基本上都活不长。

比如《新潮》杂志,里面有文学评坛、出版界评、故书新评、现代诗、小说等主要栏目,会刊登李守常、蔡元培、鲁迅等名家的作品,但是只出了12期就办不下去了。

再比如《创造》季刊,主办人有郭沫若、郁达夫等,一共才办了六期。

还有《诗》刊,一听就知道是写诗的刊物,主编有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主要撰稿人有沈雁冰、王统照、汪静之等,这阵容够强大了,近代诗人的顶配,办了七期就倒闭了。

以文学角度来说,当时的文刊上的确有很多文学大家的精品,文章是好文章,诗词是好诗词,现在的文学爱好者要是看到,必定是如获至宝。

但是从商业角度讲,这些文刊根本就卖不出去。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普通老百姓拿有那个闲钱去谈经品文!

陈五哥不知道陈强要文刊报纸做什么,可还是从废报纸堆里抽出了一沓交给了陈强。

“这东西你想要就拿起吧,送你了!”陈五哥很大气的说。

“送我?会不会麻烦到五哥?”陈强下意识的问。

“没啥麻烦的,这东西本来就不值钱!这些都是几年前印的,当时的纸太差了,就是拿来擦屁股都怕弄破了沾一手屎!”陈五哥一个伙计,说话也不会咬文爵字,粗俗的话自然是说得出口。

陈强摸了摸手中这一沓旧的文刊报纸,最上面的两张的确已经坏了,这纸的质量真的不咋地。

……

复旦附中门口,陈强又看到了肥宅王长寿。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