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纷乱少林 十二(1 / 2)
第八百三十二章纷乱少林(十二)
嵩山派主力主动退却到嵩岳寺内后,久攻不下的少林寺一方顿时士气大涨,不明真相的少林寺长老们纷纷得意忘形起来,认为嵩山派之所以退却,正是他们所率领的护卫队立了大功,给敌人造成了惨重的打击。
带着这股骄傲自满的情绪,众长老一致认为此时正是趁胜追击一鼓作气冲上朝天门的大好时机,于是更加没有理会道草的再三警告,率领自己的护卫队兴奋无比地杀上嵩岳寺,想要争抢此战头功。
要知道,每一名长老的护卫队都有万人之众,十四名长老的护卫队人数加起来,便足足有十四万人之多,这么多人一窝蜂杀上山道涌进嵩岳寺,使得后续破戒僧团队被拦在了山道之下,根本无法再前进一步。
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被抢了风头的破戒僧团队首脑们心中自然是窝火不已,可不论是武功实力还是身份地位,这些首脑都没法跟长老们相提并论,也就只好忍气吞声,将自己的队伍聚拢起来留守嵩阳书院,眼睁睁地看着一干杀气腾腾的护卫队高手抢夺本来属于破戒僧的功劳。
可谁也没想到的是,当十几万少林护卫队高手在长老们的带领下,自信满满地冲进嵩岳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很快便陷入了焦头烂额的巷战之中,而且,在嵩山派层出不穷的游击战术下,护卫队员们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被人先掐住了脖子的状况下跟人打架,连平常一半的实力都无法发挥出来。
从空中看,整个嵩岳寺内有大小僧舍百余座,而嵩山派第二团不到七万人和不断涌进寺内的十几万护卫队员就如同小石子一般被随意地洒在寺内各处,屋顶、小巷、走廊、别院、僧舍到处都是青黄两色的身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错战成了一团。
从大致的颜色区分来看,少林寺一方明显人多势众,占有较大的优势,但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那些青色的身影似乎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一堆黄色身影的围攻之下竟然仍坚强地屹立在那里,即使偶尔某处有个青色的小点在黄色光圈的包围下消失,但过不多久,那个小点却又不经意地出现在了那群黄色小点之中,惊起一片混乱。
有句话叫做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少林寺明白这个道理,寄人篱下的嵩山派更加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这么多年来,两派之间虽然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但嵩山派高层,特别是历任嵩山核心团团长的隐忍者,在危机意识下一直非常重视对少林寺的战术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十分完整有效的应敌战术,如今派上用场之后,果然发挥了奇效。
隐忍者向来是一个言语不多十分低调的人,但低调,不代表没本事,隐忍者的优点便是比一般人更能忍,比一般人更加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所以在战术制定的风格上,一般也是以退为进,被动防御。
比如经多年的经验总结,隐忍者认为,少林寺虽整体实力较强,单人实力也不弱,但真正对战起来,少林寺的武功体系过于保守缺少变化,再加上少林寺弟子在江湖上历练的少,对战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也稍显不足,在单打独斗的时候,往往会犯下一些低级错误或者在对手灵活多变的战术下无法适应而导致战败。
针对这一点,隐忍者在战术安排上要求门下弟子在对敌时,尽量靠身法优势避免与少林寺弟子正面对抗,通过身法的灵活移动、剑法的出招速度以及对方自身在主动攻击中暴露出来的破绽,寻找最佳机会争取一击必杀,即使因剑法攻击力较弱无法做到一击毙命,也至少要击中对方的要害使其丧失机动能力、攻击能力或者持续作战能力。
隐忍者强调第二多的一个词是“忍耐”,而第一多的词便是“再忍耐”,因为身法占优的情况下,只要拥有足够的耐心,总是能够寻找到敌人的破绽并且一举建功的。
当然,而要保持身法优势在打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否则即使轻功再厉害,没有地方闪避也是徒劳,有鉴于此,隐忍者要求门下队伍尽量分散,团队打散成大队,大队打散成中队,中队打散成小队,小队再打散成五人小组,而这五人小组在战斗中也不是聚拢在一起的,而是采取“一人诱敌,四人分散,有进有退,围而歼之”的战术,使得在小组及个人战斗中,始终保持单位人数上的相对优势迅速击杀对手。
不过,这种战术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少林寺一方组成十八罗汉阵,以一个完整的近乎无敌的阵形来对付这些到处蹦跶的游击队,所以,要想完全发挥这个战术的效果,就不得不考虑破坏敌人的十八罗汉阵,使其无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人手组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