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相辅相成的敌视(2 / 2)

加入书签

阿蓝黛娃回答:“按照你的意思,我已经派人送到了军方,将会通过他们的途径,把那把刀送到华夏你指定的部门。”

顿了顿,阿蓝黛娃又问:“不就是一把锋利些的刀吗,有必要这样郑重其事的?”

“有人为了夺到这把刀,圆可付出牺牲数十人的代价,你说我能不郑重其事吗?”

“就为了一把刀,不惜死那么多人?切,什么人会那么傻?”

“东洋人。”

“噢,原来是他们,怪不得。”

“怎么,你很理解东洋人?”

“一群欺软怕硬的小丑,就跟你--咳!”

阿蓝黛娃提到东洋人时,语气中满是不屑、讥讽。

就像她的国家,在跟东洋的外交、领土冲突中,从来都是用相当霸道的态度那样。

这是俄罗斯人从近百年的双方冲突中,俄罗斯上到总统,下到贩夫走卒,总结出的结论:那个国家,你越是把他们当人,他们就会把你当鸟;当你把他们当鸟时,他们就会把你当人看了。

事实证明俄方从前苏时代起,就制订的这个对东洋态度,有多么的准确。

二战结束,东洋投降后,同是战胜国的华夏、前苏,负责接受了大约近三百万的东洋投降士兵。

华夏本着礼仪之邦的大国风度,对两百多万东洋战俘算是好吃好喝伺候了,在遣返他们东归时,还敲锣打鼓放鞭炮,当局某人更是对他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送讲话,不计前嫌把他们当做日后友好相处的邻邦。

那些东洋战俘在回国时,都是痛哭流涕,满脸改过作新的感激、悔悟,仿佛他们真被以仁慈为怀的华夏给感动了,发誓有生之年,要把华夏当做老子来孝敬。

但结果呢?

这批历经过二战战火洗礼、有着相当高的军事素质、眼光的东洋军人,在回国后却成了东洋军方构成的主要部分,更是叫嚣着华夏不足惧,完全可以枕戈待旦,再次入侵,发展为他们的殖民地。

华夏的仁慈,被他们视为是懦弱,这也是他们迄今为止,都没因二战而向华夏赔礼道歉的主要原因。

反过来再看前苏,接受了东洋五十万关东军精锐后,人家是怎么做得?

说是把他们当做牛马来使唤,那还是高抬了他们,毕竟牛马干活,还得管饱不是?

前苏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

五十万关东军精锐,都被拉到了寒冷苦寒的西比利亚地区,当做奴隶来修建工程,仅仅是一个冬天,就有五万人被虐死。

相关权威资料曝秘:前苏某排奉命押解一百五十个东洋人去西比利亚,结果却送来了六百五十个人--俘虏太多了,大大超出了前苏人的预测。

可这个排只有供应一百五十个战俘的物资,那么多出来的这五百人该怎么办呢?

排长(应该是少尉)先生就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让原来被送来的一百五十名战俘坐在地上别动,驱赶着那后来被押送来的五百战俘去了树林边,然后架起机关枪,全部突突掉了--有效解决了战俘太多,物资不够的大难题。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