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2 / 2)
就这样。
徐云二人跟着齐格飞,乘坐马车来到了制器局。
制器局成立于33年前,隶属于军器监,但不负责军器的制备。
它主要的生产职能,便是炼制非军事用的铁器。
比较常见的就是曲辕犁之类的铁具,还有高级马车会用到的一些铁质轮轴等等。
另外就是铁锅或者菜刀——这年头这些都是官营的行当,私营甚至会等同于私铸钱币。
齐格飞所在的部门则要特殊一点。
有些类似后世大厂的研发机构,平日里没有硬性的生产任务,主要是自我研发新型的铁器等等。
当然了。
这种研发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比如每年只能消耗多少铁,冶炼过程必须要有多人在场,废旧铁器要通过多道流程核验才能销毁等等。
制器局的位置在御街东北处,远远的便能看见一些冒着烟的炼铁炉,带着一股明显的土制工业气息。(宋徽宗时期汴京建筑布局参考doi10.16783/j.cnki.nwnus.2009.05.007)
其实徐云一直有些费解:
为啥制器局这种随时可能出现大事故同时还污染环境的部门,不但被设立在汴京城内,同时还离皇宫只有一里半左右的距离呢?
且不说四座六米高的炼铁炉能产生多少有害废气吧。
光是炼铁产生的酸性污水,便会顺着汴河外流,严重影响到汴京城东北区域的居民日常生活。
真是奇哉怪也……
哐哐哐——
当徐云几人走进制器局时。
正有大量光着膀子的壮汉,用又黑又硬的工具对一些圆圆的、略带弹性的目标用力进行着撞击。
齐格飞一边引着徐云等人行进,一边解释道:
“王公子,李姑娘,此乃锤敲锅底,待锤打完毕,便可进行淬火加固了。”
徐云点点头,将这火星四溅的一幕记在了心里。
这可是华夏古代的巅峰技艺啊……
如果没记错的话。
淬火技术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西汉后开始普遍推广,同样是个领先欧洲一千多年的技术。
可到了后世,一切都换了个位置。
铁矿需要向他国购入也就罢了。
毕竟这是资源的先天限制,得追溯到新太古代,属于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情况。
但一些炼铁设备甚至炼铁工艺都被外国抢占了先机,比如finex这种技术还得向普锐特付专利费,这就有些令人无语了。
只能说某个辫子朝挖的坑实在是太深了,直到百年后都在还债。
接着徐云三人跟随齐格飞又走了一段路,周围的声音逐渐开始变得安静下来。
一刻钟后。
几人穿过一间院门,来到了一处占地接近三百平的地面上。
只见此时此刻。
地面上正放着一根粗大的铁筒,长度大概接近十米,直径一米左右。
内部中空,周身没有刻录其余图案。
铁筒的一侧相对光滑简洁,另一侧则要复杂很多,内部有着大量的精细机关与推槽。
很明显。
这便是望远镜的筒身。
齐格飞引着徐云来到筒身边上,指着它道:
“王公子,你且看看此筒是否合格?”
徐云朝他拱了拱手,走到铁筒边上,开始检查起了完成情况。
实话实说。
望远镜的筒身并不算很复杂。
除了主体之外。
关键的结构也就剩下了寻星镜、导星镜以及转仪钟,无外乎精度的问题而已。
有的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七八位,有的则只能精确到一两位,价格也因此天差地别。
其中转仪钟这东西主要是为了补偿地球自转,使望远镜始终对准同一片天区,从而达到稳定观测的效果。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