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窃贼(1 / 2)

加入书签

1。

1911年8月21日,蒙娜丽莎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失窃,这是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当时的巴黎人报专门在头版刊登了蒙娜丽莎的巨幅画像,大标题上赫然写着“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在标题下还有一幅漫画,蒙娜丽莎咧嘴微笑,上面写着:“真高兴,400年后我终于自由了。”

随后,整个法国喧闹起来,人们对窃走这副价值连城的名画议论纷纷,警察也展开拉网式的排查。但是,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1913年11月29日,一位自称列昂纳的人,声称要将一幅名画送还给意大利。他写信给当时佛罗伦萨的古董商阿尔弗雷德?杰里,并希望他能支付5万里拉做为费用。很快,这个名叫文森佐?佩鲁贾的窃贼浮出水面,意大利警方迅速将其逮捕。

然而,在庭审时,文森佐?佩鲁贾却声称自己是爱国的,他只是想把这幅稀世名画归还给意大利。他认为,这幅名画是意大利人的国宝,不能放在巴黎卢浮宫。于是,他利用职业之便,将蒙娜丽莎带回祖国。其时,他只是一名卢浮宫的粉刷匠。

然而,最终的闹剧是,意大利议会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将蒙娜丽莎送还法国;而将文森佐?佩鲁贾判处1年零15天的监禁,此案最终不了了之。

2。

当然,想起这桩举世震惊的文物失窃案,是我此次来嵩口采风时,在月洲村宁远庄所拍下的、两个让人尴尬的镜头引起的。

这个冬日,阴雨连绵。虽然此次采风给我们带来许多兴奋,然而,当我们走进宁远庄时,眼前这一幕景象,却让我们的兴奋彻底消失,并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奈和尴尬。这种刻骨铭心的尴尬,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无可否认,岁月的风霜会销毁无数古老的文明。但是,那些侥幸躲过灾害和战乱的文明,却因窃贼和文物贩子的猖獗,最终难守其身。在宁远庄的大厅上,有两根巨大的古杉木柱,是它们擎起这座数百年的老屋。当然,在巨大的古杉木柱下,应该还有两个圆形的花岗岩石珠。但此时,当我们来到这里时,那两个承载岁月沧桑的大石珠,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乱石和杂木撑起的、丑恶的窃贼面目。

有位朋友告诉我,他上次来到此庄时,这两个大圆石珠还在的。真没想到,不到多久的时间,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扼腕兴叹!是的,在中国,此类现象实在太多。这些可恶的窃贼们和文森佐?佩鲁贾比起来,更让人悲叹我们的国民素质愚昧到可怕,在21世纪的今天,竟然赶不上20世纪初一个意大利粉刷匠的觉悟,这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朋友又说:“在乡村,因为没有任何保护意识,也没有任何保护条件,此类事件总是不断发生!有位文化馆馆长曾经说过:记者、电视台或考古学家来到我们村,我们村的名气就大起来,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很快,这里的好东西就会一样一样地丢失!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有价值的文物,都不敢大声说话,更不敢指着这东西说‘这太有价值了’!因为只要你一说,它们很快就会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

这就是中国式的悲剧吗?八国联军焚烧我们的圆明园,抢走我们的莫高窟,对此,我们痛心疾首,骂他们是流氓是强盗。然而,我们的国民素质呢?他们把莫高窟的古经用火焚化加入清水,让病人喝了说这可以治病;他们把自己的宗祠文物偷走了,倒卖给别人,以此谋生;他们把自己的祖坟财宝挖了,到处推销,以此发财

这些,都是些什么行径呢?我想,这不外乎是一种欺祖灭宗的败家子行径吧!

有位朋友问我,这样硕大的古杉木柱连同整栋房子的重量,都圧在这两个大石珠上,窃贼们又是怎样偷走的呢?

于是,我根据电视台的报道,告诉他:文物窃贼偷盗此类物品,用的是用现代工具——千斤顶。他们把巨大的木柱连同整座房顶顶起来,然后慢慢移出大石珠,再用乱石杂木充当垫子,顶住木柱,文物很快就到他们手中。然而,古建筑却因此支离破碎!此种做法简单快捷,不会惊动守房人,也不会造成整座房屋倒塌的事故。

用现代文明工具破坏古代文明,这也是人类社会自身的一种悲哀!联想到此,不能不让我们为之心寒。有时我很不理解,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为什么又会因为眼前的点点私利,来糟蹋、作践、摧毁古代文明呢?孙殿英当年用大炮轰开慈禧太后的坟墓,他所想到的只是金银财宝,却没有任何应该承担的历史和文化责任。

有人曾经告诉我,文物贩子经常和一些走街串巷的窃贼挂钩,他们先让这些人四处搜罗古物,能顺手带回的,就拿现货讨价还价;不能顺手带回的,就用图片进行洽商,先确定价格然后再放定金。收到定金后的窃贼,会使尽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各样的现代工具,将这些文物捣弄到手。于是,有人收购有人偷盗。这种网络式的偷窃倒卖手段,在当今中国,已经越演越热,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而对于生活在山区的乡村人来说,古建筑物的保护意识基本没有。有些老房子他们往往住上几代人,住都住厌了,巴不得马上搬走逃开。突然间的富裕生活来了,让他们盖起新房搬进新居,这些有文物价值的老房子,成了没有任何功用的旧物。于是,窃贼们也会利用这种无知的心理,花一些小钱从当地人手中,买走价值连城的古物。

更有甚者,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古物,虽然知其存在,却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那些长年隐居深山老林的古建筑群,虽然给了一个什么文化名镇或历史古城之类的封号,结果却是一张空头支票。国家推说鞭长莫及无法保护,地方推说资金短缺不能保护,凡此种种,越是有名气的古建筑物,越增长文物贩子和窃贼的野心。

4。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