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23节(2 / 2)
闻言,狄思科瞬间就开了窍。
他就说嘛,整件事情怎么古古怪怪的。
“岑哥,您说我们这房子还能要得回来吗?下一步该怎么办啊?”
“这件事在两可之间,关键是要找到中间缺失的那部分材料。从而认定你们这两套房,是私产并不是公产。只要明确它是私产房了,之后的手续就好办多了。”
二哥急得抓耳挠腮,拧眉问:“那房管局都找不到的材料,我们去哪里找啊?”
这也太难为人了。
岑深其实不太想管这种事,虽然这是另一个区的业务,但是毕竟都是一个系统的,弄不好就要得罪人。
不过,人家带了重礼登门,小狄现在又在小姨子手下工作,他要是一点忙不帮,又有些抹不开面子。
沉吟许久后,他才隐晦提醒:“如果区局没有这部分材料,你们可以去市局,或者辖区房管所查一查。”
二哥感觉自己嘴里的水泡又变大了。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呀!
而狄思科想的是,这个办法虽然很难实现,但这总比被政策直接卡死好多了。
最起码还有一线希望。
此后的几天,他就抽空往辖区房管所和市局跑。
凭良心讲,工作人员们的态度都是很不错的,可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这种几十年前的资料,谁有工夫帮他查呀。
接连碰壁好几天后,郭美凤瞧他好像被累瘦了,心疼地说:“要不我找老徐帮帮忙吧?他们文化局兴许也能跟房管局搭上话。”
“您可别找徐大爷,万一人家搭不上话,那不就在您跟前丢面子了嘛。”
郭美凤见他还能开玩笑,心情也跟着放松了一些,顺了顺他的头毛说:“要是你小姨还在,哪能让你去求爷爷告奶奶!”
狄思科笑嘻嘻道:“您得这么想啊,要是她还在,这些东西也轮不到我头上啊,人家肯定留给亲生儿子了!”
郭美凤手下顿了顿,揭过这个话题,转而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不能把时间都耗在这上头,反正已经在纠纷办那边立案了,就等消息呗。”狄思科想得挺开,“咱之前没有那两套房子,过得也挺好。着什么急呀!”
狄思慧跟着附和:“对啊,五哥,你放宽心,别总惦记房子了。你看这个月的《都市月刊》上,也登了你演出的照片呢!这报纸杂志的宣传力度可真不是盖的,咱胡同里有好多街坊都在问你是不是当大明星了!”
瞄了一眼杂志上的报道,狄思科脑子里突然闪过什么,对小六说:“你把最近的报纸都找出来,让我看看!”
“马上就熄灯睡觉了,你看什么报纸啊!”
“你们别管了。”
狄思科捧着一沓旧报纸出门,在院子里点灯熬油看了大半宿,次日天刚蒙蒙亮就骑着自行车跑去了日报社。
并以提供新闻线索的名义,成功进入了办公楼。
“同志,您要提供什么线索啊?”接待他的是《我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专栏编辑。
狄思科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将自家两套房的纠纷跟记者同志说了。
专栏编辑原本对这小伙子的新闻线索,还抱有一定期待,毕竟没有两把刷子,也不会亲自跑到报社来献策。
可是,此时却越听越不对味,他急忙打断道:“这位狄同志,我只负责给改革献策的栏目,像这种处理纠纷之类的,不归我管!要不您去别处问问吧!”
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我就是来献策的呀!”狄思科端起水杯灌了一大口,“记者同志,您是常年跑新闻的,自然比我有见识。我们这个案件不是个例吧?这其中其实隐含着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政策口径不统一呀!”
“有些历史遗留问题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咱们房管部门是不是可以本着尊重历史,考虑现实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落实私房政策!”
记者同志见他虽然年轻,但是说起话来居然一套一套的,推推鼻梁上的眼镜问:“那您有什么好的提议呢?”
“我觉得应该在房管所、区房管局和市房管局设立专职的业务口径员,负责专门掌握关于房屋登记的业务口径,最起码能够上下对口,对房产的历史信息查缺补漏……”
狄思科噼里啪啦把他最近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思考全倒干净了。
最后才说:“我原本是打算给房管局领导写信反映问题的,不过,我是咱们日报《我为改革建言献策》和《搞活经济100例》这两个栏目的忠实读者,以咱们日报的影响力,领导看到后一定会引起重视,这才厚着脸皮跑来了。”
记者同志感谢了他对本报的喜爱和信任,又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不怕曝光个人信息,您要是采用了我这条线索,可以将我的姓名地址公布出来。以便有关部门的同志向我核实情况。”
记者同志点点头,客气地将这位热心市民狄同学送出了门。
狄思科私以为,不能将希望全都寄托在日报社身上,应该跟于队长学习,多找几家媒体。
于是,他又如法炮制,跑去广播电台和另两家有此类专栏的报社,为他们提供了新闻线索。
尽人事听天命。
做完这些,狄思科就只能将房子的事情暂时放下了。
他已经接到了通知,健美操大赛的初赛即将在下礼拜开赛。
作为团体健美操的正式成员,他得认真训练,尽量不要给女同志们拖后腿。
比赛地点在展览馆,因着主办方宣传有方,观众席的上座率十分可观。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