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1 / 2)
天上的一点云翳都不见,热辣辣的阳光毫无遮挡的直晒到地面上,从殿阁顶上的琉璃瓦反射下了的阳光,眩得两眼发花。
前几天吕馀庆替宋帝去东郊祈雨显然又是白费了功夫。
今年气候干旱。尤其是宋国西北秦凤路和关中、河东,都接连上报旱情,这已经包含如今宋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
中原一带旱情同样严重,今冬就没怎么下雪,幸好春天的几场透雨让地里的庄稼不至于绝收。不过夏收之后,雨水又没了,两个月滴雨未见,莫说很多湖泊干得底朝天,就是黄河水也缩减的能够看到河对面人长什么样,且最深处已经低得只有三尺余。
本来是要休养生息,囤积武备,现在看来国库不但不增,为了不让受灾百姓死得太多,多半还要拿出一些粮食。
所以,刚刚经历裂国之痛的宋国朝廷为此事又一个个愁得不行。赵德昭已经摔碎了不少东西,若非是皇后李思烟怀了龙子,且赵德昭很听皇后的话,不知道又杖毙了多少太监宫女。唯一可以庆幸的,就是夏粮早就收入仓中,且江淮之地和川蜀乃大丰之年,否则朝廷连年中原、关中和河北发生饥荒时救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就这种情况之下赵德昭甚至都数次疯狂的提出要发兵南下,收回江南。若非是李明轩、吕馀庆和李继勋等人苦苦劝阻,宋国顷刻之间便有亡国之危。
为了让可能发生的旱灾规模尽可能小一些,在李明轩的建议之下,昨日赵德昭接连下诏:“凡河上诸水硙、碾、碓有妨灌溉民田者,以违制论,官司纵容亦如之”,为了灌溉田地,一点水都不能再浪费了,连水力驱动的石磨。碾子和水碓都不给使用。否则就是违制——违逆圣旨,这个罪名可足够重了——而且官员若是纵容不理,亦是同罪。
同时,为了让汴河保持通航,汴口两月内开放了六次,涌进来的黄河水不仅让汴河水位恢复到五尺定深,同时涌进来的泥沙,也顺便将河口到开封的这一段河床又抬高了近半尺。汴河中行驶的纲船竟比两岸的屋顶高,这屋上行船的情况越发的变得严重。
汴河还是小事,只要加高堤坝,保持通航,就不会有太大问题。最让人的头疼的,就是旱灾之后的灾情。自古以来,旱灾往往与蝗灾同时发生,夏季大旱,秋天多半会有蝗灾。就算今年没有,来年也必会发生。到那个时候,饥荒恐怕就难免了,而宋国上下常平仓中的粮食被几次大战消耗之后,压根还没有补上。
京城附近的京东和京西两路还好,因为靠着京城,常平仓的情况由他李明轩直接掌握,每过几天便派人去检查一次,至少要能够保证京城粮食的稳定供给,否则连京师都缺粮,若是再出现饥荒,先不说救灾的问题,人心就乱了。
只是西北秦凤路、永兴军路和与河东路就麻烦了,这两年来为对抗祥符国,西北边军增兵十万,粮草全靠这三路提供,且打了数次大仗,使得这三路官仓消耗一空,本来想着依靠这次秋收填补,谁知道这两路都出现了旱灾。
正心情沉重的思忖着,李明轩脚步一停,已经到了崇政殿的殿门前,让阁门官入内禀报了,赵德昭立刻便召见。
第1092章 准备迎接蝗灾吧
李明轩进了崇政殿,不等其行礼,赵德昭便急声问道:“李爱卿,祈雨之事如何了?”
李明轩摇了摇头,一脸担忧地说道:“陛下,吕馀庆大人代替陛下祈雨,至今雨水未至。以故制,当遣辅臣于东郊筑坛,再行祈雨……”
“要不,朕还是亲自去祈雨吧!”赵德昭兴致勃勃地说道。
三个月前,入春之时,中原雨水较少,田间小麦急需灌溉。当时,赵德昭突然一意孤行,想要改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所以亲自祈雨,结果第二天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雨。赵德昭有了此番成功,也对自己信心大增,今次也想大展一番身手。
但是,李明轩绝不相信那董仲舒整出用来忽悠皇帝的天人感应一说,更不会相信赵德昭是真命天子,若是叶尘……以其创造的奇迹,或许还有这个可能。
而天子亲自祈雨,成功自然皆大欢喜,但若失败,对天子威信会是极大的打击,且直接会动摇天下万民之心,若是再被有心人利用,那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这些真实的想法,李明轩却是不能给赵德昭明说,不过赵德昭今天的反应早在李明轩预料之中,所以李明轩说什么话也已经想好:“伏旱虽重,幸而不在农时。若是秋来待耕时节还未有雨,那时陛下再祷于上天不迟。”
李明轩如此回覆,赵德昭想了想也便做罢。夏天的田里虽然还有些作物,但毕竟不如作为主粮的小麦那般重要。现在去祈雨的确有些不合适,如果到了入秋后还是没有雨,再去不迟。
此事放到一边,先等着下面宰辅们再次求雨的结果,赵德昭想起另外一件事情,略显振奋地说道:“听宋卫府张东汇报说,叶尘那狗贼巡视之中,两次受刺,有没有受伤?”
李明轩说道:“据臣所知,叶尘都是有惊无险,未曾受伤。”
赵德昭一脸遗憾和不甘,说道:“可惜了,那狗贼倒是命大。”
李明轩又说道:“不过据可靠消息,祥符国安全部胡三光被刺身亡,算是断了叶尘一只手。”
……
……
宋国秦凤路、永兴军路和河东三路大旱,祥符国与这三路相邻,岂能因为国界而有所幸免。府州、麟州、龙州、洪州、盐州、兰州这六州之地同样大旱。
这六州之地中龙州、盐州距离夏京都不远,且是祥符国人口最为密集之地。虽然,祥符国不管是百姓家中存粮,还是官仓中的粮食都绝非宋国可比,但是上至叶尘、韩熙载、马文韬、贾宪,下至州、县官员这些天同样都忧心忡忡。只不过,在叶尘强行要求下,并没有做任何劳民伤财的祈雨之事,为此马文韬和韩熙载等人苦苦劝谏多次,但都被叶尘断然拒绝。
六州大旱,以叶尘的性格自是要走出皇宫,离开夏京,去实地看一看。
龙州紧挨着夏京,叶尘处理完今天主要政事,便带上连继城和韩熙载、马文韬,在五百名暗卫,两千名天卫军团骑兵护卫之下,来到了龙州。
刚入龙州境内,还未进龙州城,路过一条名为小仓河的小河时,叶尘让停了下来,走到河边,放眼望去。
小仓河,叶尘已经多次从这里经过,往常宽至少也要三四丈宽,水面最深之处也有五六尺。但如今只剩下一条小溪而已。
叶尘眺望一会儿河景,就向干涸的河滩上走去,暗卫和天卫军团骑兵早已经散开,将附近警戒,马文韬、韩熙载、连继城、贾宪等人连忙跟着叶尘也下了河滩,叶尘下到河滩,向地面仔细看了几眼,突然说道:“将这里挖开。”
众人愣了一下,连继城已经拿出一把匕首在河滩上挖了起来。
刚刚挖开半寸深,叶尘挥手让连继城退开,亲自蹲下从连继城挖的小土坑中抓起一把还算湿润的泥土,在众人疑惑好奇的目光之下,叶尘神色凝重的用手指头搓了一下,四五个约一寸长的条状东西便显露在众人眼前。
“陛下!这是何物?”韩熙载忍不住问着。
马文韬神色沉重,说道:“这是蝗虫。”韩熙载出身世家,又是在江南,虽然听过,但何曾见过这等东西。而马文韬虽然同样出生书香门第,但是早些年在宋国州县为官的时候,极为亲民勤奋,遇上过蝗灾,所以见过此物。
叶尘叹了口气,说道:“没错,是蝗虫,不过准确的说是蝗虫卵。”
“蝗虫卵?”韩熙载和贾宪齐声惊道。
叶尘指了指脚下的这一片河滩,干涸开裂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一些小洞,说道:“这些泥土下面,这些小洞里面,应该全是蝗虫卵。”
韩熙载和贾宪的脸色瞬间变白,二人不似马文韬那般见识过此物,且知道一些原委,根本不知道蝗虫卵是个什么模样。韩熙载甚至在江南根本从未见过可以遮天蔽日的蝗虫,贾宪虽然家是中原一带,但同样不是很清楚。此时二人看着这片河滩上向两边延伸而去,数都数不清的小洞,想着一个洞里面若就是一枚卵,那……
贾宪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这一条小河的两边河滩上便有如此多的蝗虫卵,那我祥符国遭灾的六个州里面有十数条小河,且一些湖边上,池塘边上,小溪边上,恐怕都会有这蝗虫卵。”
叶尘摇了摇头,手指将土搓掉,扔了其他的,只是将一条虫卵捏在手中,神色凝重无比地说道:“这一个蝗虫卵中能孵出几十只蝗虫,单是我们眼前这条小仓河两边河滩,两个多月之后便会变成数以百万计的蝗虫。而六州之地怕是有亿万只蝗虫了,就算一些蝗虫在孵化过程中没有存活,但数量也极为恐怖。另外,大家不要忘记了宋国永兴军路、秦凤路和河东路的蝗虫只会更多,而且会飞到我们祥符国境内。”
“一个蝗虫卵竟然能够孵化出几十只蝗虫……”这下子,不仅是韩熙载和贾宪,就连较为了解蝗虫的马文韬也是脸色发白。至于皇帝陛下所言真假,他们绝不会怀疑。
叶尘随手将虫卵丢到地上,背手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说道:“水是蝗虫孵化过程中的克星,若是这里被水淹没,蝗虫自然孵化不出。相反,蝗虫孵化天气越是干燥,成活率便是越高。”
马文韬抬头望着火辣辣的太阳,咬牙说道:“看着天气,哪有丝毫要下雨的迹象。”
“做好防蝗灾的准备吧!”叶尘声音沉重,虽然祥符国因为开垦了大量田地,且因为水渠和风力水车等水利设施修建的好,特别是河套平原七县一州,六百多万亩地几乎全部是水田,再加上农事研究司选配种子相对宋国和辽来来说优良不少,所以粮食亩产较高,总体粮食不缺。但是今年六州,乃至更多地方的秋收就不要指望了。这种情况下,百姓余粮很快就会吃完,百姓无粮,官仓中的粮食自然是要拿出来救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