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中西学问之争,六岁孩童的数学题(1 / 2)

加入书签

五月十二,文华殿。

这是皇帝下令重开经筵的第一天,属于春讲首次开讲,礼仪非常隆重。

明英宗之后,明朝经筵制度规范起来。为规避寒暑,每年组织两期经筵,分别称为“春讲”、“秋讲”。

经筵地点原则上安排在文华殿正殿举行,参加经筵的人员,除了要“听课”的皇帝之外,还有许多官员,分别是: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经筵讲官,侍经筵官,展书官,书写讲章官,经筵执事官等。

开讲之前,李存明先落座,而后永王朱慈炤、昭仁公主分别坐在他旁边。知经筵事带领所有人行“五拜三叩头”之礼,然后“以次上殿,东西序立”。

展书官随即出来为皇帝展开提前预备好的讲章,作为今日讲书官的汤若望出列,并在鸿胪寺官员“鸣赞”声中向皇帝行跪拜礼。

礼仪结束后,汤若望正要开始讲授,却见作为同知经筵事的黄宗羲出列,情绪十分激动道:“启禀陛下,此次经筵不合规矩,臣请求整改!”

在开封剧变一事中,黄宗羲立了大功。李存明考虑到他是个博学鸿儒,招进宫里为太子朱慈炯授课,重开经筵后,特意点名让他担任同知经筵事一职。

“黄卿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李存明微微皱眉。

黄宗羲侃侃而谈道:“经筵讲官作为给皇帝讲课的人员,有着极其严格的选拔标准,经筵讲官必是学问贯通,言行端正、老成重厚、识达大体者。臣冒昧问一句,汤若望学问贯通否?”

汤若望谦虚道:“我自然算不上学问贯通之人。”

“那你有什么资格担任讲官?”黄宗羲一点也不客气,有好几个官员也出言附和。

李存明问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学问贯通之人呢?”

“一般而言,熟读四书五经并知晓其中义理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帝鉴图说》、《通鉴纲目》等书也必须烂熟于心,还有古人的一些治国经验也要有所涉猎。总而言之,经筵讲官必须是博学多闻的儒家学者!”

“汤若望不过是个外国来华会士,纵然他在我朝生活多年,可他终究无法精通儒家学说。”

黄宗羲话音刚落,方才附和他的那几个官员叫嚷起来,言辞激烈,态度强硬,说什么也不愿意让一个外国人给当朝皇帝授课。

有人道:“我泱泱华夏学问博大精深,天文地理、医学农学无一不精,诸子百家思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诗词歌赋光华璀璨,又地大物博,何须外国人来教导?”

还有人道:“经筵本来是为皇帝陛下举行的讲经活动,不仅外国人不能参与,皇子们也该回避。”

李存明眉头皱得更深,他就知道会出现这种局面。这些食古不化、迂腐顽固的书呆子们,拘泥于各种古板的规矩,一点也不知道变通。

更深次的问题在于,黄宗羲这些人代表着传统知识分子,他们质疑汤若望,本质上是中西学问之争!

李存明正斟酌着该如何化解这一次争端,却见朱慈炤怯生生看向自己,举起了一只手,似乎想要发言。

“朱慈炤,你想要干嘛?”李存明问道。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