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1 / 2)

加入书签

现在积分,对她来说,有或者没有其实不太重要。

但是她还是认为,电纸书对基因保存的工作,非常重要。

但是现在没有学堂岛学生在身边,她也不好在收集一些野人,来增加农作生产,还有大汉户口。

其实,钱汝君现在想,或许能够把洗脑的野人,这些原本会在山里饿死的人,送到鸡腿岛,日光城去。

提早占领这块地方。

反正,汉人就是一个最大的民族混合体。

而且钱汝君也认知到,似乎新的空间,新的土地,她还是需要负责,虽然空间成长之后,她的身体的能力会增加非常的多,但是相对起来,土地空间,她所要负担的责任,似乎也越来越多了。

钱汝君现在整天忙碌的很,再也不敢把新的土地都栽种作物,反而种了非常多的高大乔木。

毕竟树木几千几百年之后,空间才会要求她一定要砍伐。

有些蔬菜,还有水果,都需要她天天的收成,至于动物的部分,生长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幸好,动物的话,她也懒得自己收拾,等它们成长的差不多了,就把它们送到金麦城,或者是中央水塔区。

然后再由金麦城或者长安城外中央水塔区的人集中处理,然后再运销出去贩售。

至于外面的冷冻技术不足,钱汝君告诉了他们的一种方法,让他们可以制造冰块,方便保存空间肉品。

空间肉品,如果让它们腐坏掉,或者做成肉干,就太浪费那美好的口感。

虽然制造冰块的方法不太环保,这个方法不太环保,但是多多少少能够形成一种低温的空间。

至于,如果不是空间的肉品,或者是需要运到外地销售的肉品,他们会用别的方法来处理。

大部分的肉品,会把牲畜本身运到当地,有些肉品,就会想办法让这些肉品可以按长久的保存,烘干或者是熏制,基本上就是必要的事情了。

钱汝君有时候也觉得非常的可惜,大汉人民想要吃到鲜肉真的是太困难了。

大部分的时间,他们所谓的肉类,尤其是住在城市里面的人,想要维持肉类能够保鲜良久,除了把牲畜运到城市里慢慢宰杀,就是用做成肉干的方式,把卖不掉的肉类,或者是乡下送过来的肉类保存起来。

如果到乡下直接买肉干,还能够便宜一点。

但是在乡下就没有城市的安全,很多人宁愿一辈子在城里或者城墙外买贵贵的肉,也不愿意去城外乡下去送命。

现在有钱汝君的存在,还有金妙的存在,城外空间,才逐渐安全起来。

如果是鲜肉的话,在市场上卖的价格就贵多了。

因为鲜肉就必须在一定时间,如果屠夫认为,这个地方没有那么大的销量,他就不愿意宰杀大型的牲畜,人们可能就只能买一些公鸡回家宰了。

大汉时代,不是大富人家,做不到天天吃肉,十天半个月没有吃到一块肉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买肉的人就更少了,如果这个城市里面的富户不够多的话,说不定连屠夫都只是负责做熏肉,或者是肉干。

说到底,到了现在,钱汝君还是没有生产出所谓的冰箱。

简单的冷藏的话,钱汝君能够从以前学习的理化,尝试成功在河底开辟的一个洞穴,用来藏一些冷藏的用品。

至于冷冻,就必须等下雪的时候挖一个地洞藏雪,并且很少打开。类似保温箱的作用。只不过,有冰块的存在,能够始终保持在比较低温。

像现在那么方便的冰箱,钱汝君还不曾制造出来。

在钱汝君的印象中,想要做冰箱,并不是只要给电就可以了,还涉及到许多的问题,但是对钱汝君来说,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保护环境这个问题来得严重,钱汝君反对冷媒的过早的出现在大汉。

在钱汝君的印象中,如果是比冰箱更小范围的低温制造,似乎有一种降温的方法可以做到。

而且这种降温的方法根本不需要冷媒。

但是需要用电。

但是这种降温的方法的效果是比较差的,没有办法达到冰箱的效果。

如果效果比较差,那还不如用现在这种土法方式。

至于麻烦,去冷冻室和冷藏库取东西,完全不用自己出动。

对钱汝君个人来说,她拥有空间,不说利用公主府或者金麦城专门为她设计的冷藏和冷冻室,空间更能够长时间保管一些东西,效果比冷藏更好。

而且,如果她需要冷冻,完全不需要冰箱,凭借着他的精神力,她完全能够在空间里轻易做出冰淇淋这种东西。

夏天,钱汝君最喜欢把糖水冻成冰来吃。

所以一直以来,钱汝君的生活其实并不是那么依赖这些冷藏用品,所以她就没有想到去改变外界。

但是如果真的让冷媒现世,会让大汉的上空出现问题,至少钱汝君知道冷媒是破坏臭氧的重大气体。

如果臭氧没有了,天空就不再具有保护能力,太阳的紫外线就会轻易的进入人体,造成人体皮肤的损害。

钱汝君最不想要的就是让环保出现问题,让污染提早出现。

因为她知道这种东西会让人的幸福感降低非常的多。

当然要说到幸福,方便的生活,也能够让人的幸福感提高很多,只要有人的存在,一些对自然的破坏就不可能没有。

人在破坏自然的时候,可以获得享受智能的产品。

人陆陆续续的抵达,而且越来越多。钱汝君就让这些人进入学堂岛学生在空间里面的村落。

但是却不让后来的人,跟前面的人组成一组工作,而是另外让他们加工一艘船,这么多艘船出现在,会造成很大的声势,船只要有三只就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