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龙袍皇冕(2 / 2)
“别跟一个五百多岁的老妖精比见闻。”我将目光挪开,并且暗暗告诫自己。
“喂,你说出声儿了!说谁是老妖怪!”要不是身在敌营,黄小妹要暴起咬人了。
不过她说的确实没错。这板子确实叫笏板。《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到了唐代武德四年以后,皇帝便对这东西的材质做了要求。
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这东西已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了。一直到了大清朝,满人嫌弃这东西麻烦,笏板才废弃不用了。
我不理张牙舞爪的黄小妹,顺着那些黄袍人鞠躬的方向看去,原来在这仓库的尽头还有一座法坛!这帮人是在恭请别人登坛作法呢!
果不其然,只见一皇袍老者,他这身龙袍绣七条龙,每条龙皆是五爪金龙。而其头上也并非黄巾,取而代之的是“冕旒”。
那么这个冕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咱们从小到大看到的影视剧中,惯常看到许多皇帝头上都顶着像门帘一样的帽子,这种帽子就是冕旒。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就曾经在描写大明宫的诗里提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指的就是这个东西,这里代指皇帝。所以这个冕旒是只有皇帝或者一方霸主才能佩戴的帽子。
其实这个冕旒皇帝也不是经常戴的,它是古代礼冠中的一种。相传起于黄帝,至周代的时候发展完善,是礼乐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物。
古时帝王、诸侯在参加盛大祭祀等活动的时候,都必须带上冕旒,来表示对上天和神明的崇敬。
从结构来说,帽子本体为冕,垂下来的珠串为旒,而旒的串珠数量也有等级之别。据《周礼》记载:“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冕旒在周代时是贵族阶层普遍可以使用的礼冠。但到了秦汉时便成为帝王的专属,从而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至宋代慢慢没落,到了明代后期的时候,皇帝就只是偶尔佩戴一下意思意思了。满清入关之后,这东西明显不符合满人的审美,所以就改变了样子,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东西已经完全不是那个东西了。这冕旒也就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这冕旒除了作为地位的标志之外,还有一些实际功能的。
首先,冕旒起源于周礼,形制上就具有对贵族言行举止的规范作用。提醒天子诸侯士大夫,保持行为端正。
您想啊,这东西挂在脑门儿前面“提溜挂蒜”的,要是走路太急,旒串就会前后摆动,那是真打脸啊。
你要是行走的时候不端庄,左右晃,这东西也会跟着在你眼前左右乱晃,一不小心就要摔跟头的。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