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胜(1 / 2)

加入书签

四号坦克是被德国陆军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借此和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抗衡的主战坦克。从外形上看,四号坦克比中国陆军的‘豹式’坦克要小巧一点,重量也轻了8吨,但在装甲的厚度以及坦克炮的威力上来看,这两种坦克都相差无几。在装甲和火炮技术上,德国一直都是处于世界前列,即便中国也是从德国获得的相关技术,后续再自己研发的!德国陆军的四号坦克,可以说是德国的工业科技实力的结晶。

只不过,根据军情局获得的相关资料,总参谋部对德国陆军的四号坦克进行了分析,如果一对一的对决的话,四号坦克不是‘豹式’坦克的对手。‘豹式’坦克重量比四号坦克重了8吨,车体要稍微长一点,履带也要宽一点,另外‘豹式’坦克采用的是柴油发动机,这使得‘豹式’坦克在越野性能和稳定性方面更好。同时,安全性也要高一些。汽油发动机一旦被击中的话,很容易起火燃烧,而柴油发动机则要稳定得多。最重要的一点,虽然这两种坦克的正面装甲都有75毫米厚。但四号坦克的装甲是垂直布置的,而‘豹式’坦克采用的则是倾斜装甲。20度的倾斜装甲,使得‘豹式’坦克的装甲防御力更为强悍,同时一定的倾斜角度,有利于将敌方的炮弹弹开,形成跳弹。这样的话,可以提高坦克的防御力。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装甲布置,完全是因为帝国皇帝王毓泽的要求。王毓泽虽非坦克方面的专家,但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么?专家们根据王毓泽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发现倾斜装甲的防御力果然要比垂直装甲要强悍得多。因此,‘豹式’坦克定型的时候,前装甲就是倾斜的。

中国陆军第19装甲旅和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之间的战斗,于1月13日上午10点15分开始。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出动,迅速被天空中的中国空军发现了。因此,在双方的装甲部队还没有对决之前,中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首先出手了。一个中队的h9c‘苍鹄’俯冲轰炸机对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的坦克部队发起了攻击,在几分钟之内就投下了24枚500公斤重型航空炸弹。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至少有20辆四号坦克被摧毁,炸成了一堆废铁。虽然这些炸弹都是高爆弹,五百公斤航空炸弹里面装了近两百公斤烈性炸药,足以摧毁任何的地面目标了。在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当中,即便是重达30多吨的坦克,也会轻的仿佛树叶一样,抱高高的抛起。

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的防空部队也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只不过,他们仅仅是击伤了一架h9c‘苍鹄’俯冲轰炸机而已,并且这点伤害并不致命,这架h9c‘苍鹄’俯冲轰炸机还挣扎着返回了航母。

“卑鄙的中国人!他们想要用这种无耻的战术来削弱我们的实力,从而击败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古德里安少将双目之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了。在还没有和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照面的时候,他的装甲部队就损失了二十多辆坦克了,这样的损失,让他非常的郁闷!

上午10点15分,中国陆军第19装甲旅和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之间的战斗正式爆发!此时,双方的实力相当,原本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要比中国陆军第19装甲旅多出一个营的坦克。但因为中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空袭,使得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损失了二十多辆坦克,双方的坦克在数量上已经基本持平了!

中国陆军第19装甲旅第1营率先和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的一个坦克营交火。双方在距离一千米的时候就相互开火,只不过,在这个距离上,谁也无法奈何谁。双方的坦克都在不断的接近当中,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双方的坦克都开始受到致命的威胁了!

不管是四号坦克还是中国的‘豹式’坦克,装备的都是75毫米42倍口径坦克炮,威力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在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五百米之前,都很难击穿对方的正面装甲。75毫米42被口径坦克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30毫米的钢板,在8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50毫米的钢板,在500米的距离上,能够击穿100毫米的钢板,从而对两种坦克的正面厚达75毫米的装甲产生致命的威胁!

“停车!开火!”一辆中国陆军的‘豹式’坦克猛然停车,车身一个停顿,紧接着坦克炮已经开火了!一枚穿甲弹从坦克炮当中爆射而出,眨眼间就击中了前方五百米距离上的一辆四号坦克。只见橘红色的火光闪耀,那辆坦克已经燃起了大火和黑色的浓烟。

摧毁目标之后,‘豹式’坦克再一次启动,向下一个目标杀去。

双方的坦克在平原上,展开了对决。不断的有坦克被击中起火,然后成为一堆废铁。但是,让德国陆军第11装甲师指挥官不敢相信的是,德国陆军的坦克部队似乎被中国人给压制住了,那些被摧毁的坦克,也是德国坦克居多,中国人损失的坦克,似乎要比德国坦克少很多。这个结果,让古德里安少将有些难以置信。要知道,在开战之前,德国陆军上下都认为德国的装甲部队并不比中国差。虽然中国在坦克的研制和使用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德国从中国获得了相关的技术之后,利用他们强悍的工业实力,迅速的就迎头追赶上来了。但是现在,双方的坦克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无疑让德国方面再一次看到了双方的差距!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