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加入书签

学剑日自哂,为文竟何成。

时命乃大谬,弃之四海行。

这首诗是由诗会上一个名为谢永的数次不第的文人所做,只是他酒后的一番牢骚语,借古讽今,借西汉贾谊,抒发一下自己空有一身文武才能,却得不到不受重用,报国无门。

但不知这首诗怎么就流传了出去,被御史台的人告到了皇帝面前,一番歪曲扭解之后变成了文人嘲讽皇帝前段时间入道观,封道人为国师的事情。

更严重的是颈联,“学剑日自哂,为文竟何成”,日在前,文在后,两字合起来正是皇帝名字中“旻”字。日文一前一后,岂不就意味着“旻”首身分离。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犯了帝王的大忌,更别说两罪并犯。萧旻当场就下令将那场重阳诗会的人,无论男女,无论官职,一并下狱,交由大理寺审问。

因为诗会是在鹤颐楼举办的,后世的史书之中将这场变故命名为“鹤颐诗案”,成了后世了解文字狱的一件典型案例。

第70章

诗案的结果出来的快的让人咋舌, 仅仅是半天的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会审, 审判结果就出来了。

在皇帝间接授意下, 与其说是审问,不如说是直接定罪, 让人连求情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作诗的谢永以谋逆罪被判处死刑,三族连坐, 全族流放岭南之地。对参与了那场重阳诗会的人倒是没有做出严苛的刑罚, 只是视与谢永的亲疏,或□□或鞭刑。

但是却对作为诗会举办人的夏敬做出了让朝野上下难以置信的处罚:革去内阁次辅之职, 贬为琼州太守。

琼州是什么地方, 大凉的最南端, 与岭南还隔着一道海, 真正的人迹罕至的地方, 朝廷甚至都不怎么去管。将人贬去那里, 基本就意味着可以老死在那里了。

一代次辅,新政的中流砥柱,才从潼川回来不久的赈灾功臣, 就因为一首诗被牵连至此,等待他的是远走他乡,老死异地。

许多人都不理解,向来贤明仁慈的皇帝却因为一条明眼人一看就有些牵强附会的理由将一朝重臣说贬就贬了。

但有些人却从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三缄其口之下, 也不由的在心里默道一声:帝王心术……

韩哲松自从鹤颐诗案发生之后就告病在家, 不是装病, 而是年老的身体真的有些撑不住了。

邱泰园放衙后就来了韩府,一直坐着等韩哲松喝完药后,屏退左右。“夏敬被贬到琼州去了,陛下亲自下的旨。”

韩哲松神色没有丝毫改变的地方,似乎他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似的。“琼州……”

“我原本以为他任首辅已经是必然了,没想到吉次辅他们弄了这么一出。”邱泰园道。

韩哲松缓缓的摇了摇头。“他们做不到这一步的。”

邱泰园能做到工部尚书就绝不是庸人,之前只是没有细想,此刻被韩哲松这么一提,片刻间就明白了韩哲松的意思。

“我和你们说过,陛下不会让一家做大的。内阁说到底只是陛下的幕僚而已,他不会让内阁成为一个可以和皇权抗争的机构,所以制衡是少不了的。即使没有你们,没有重阳诗会的那首诗,夏敬也不会是首辅的。”

韩哲松说着,歇了两口气才接着道:“奈何夏敬却看不到这一点,大办重阳诗会,还邀人不淑,刚好在吉裕的推波助澜下,有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不过这样也好,我就可以放心的退下来了。明天,你就把我的那本折子呈上去吧。”

“嗯。”邱泰园点了点头。“那您觉得陛下会让谁接受内阁空出来的两个位子?吉次辅有没有可能更上一步?”

韩哲松摆手道:“不会。以吉裕之能,次辅就已经是极限了,而且他心胸狭隘,难以容人,再往上走,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他做首辅,我首先不会赞同。

礼部尚书李固史、刑部尚书葛舒昌、詹士府詹士闻辉风,不出意外,这三个人里会有两个人能入内阁。”

邱泰园将三个人想了一下就知道韩哲松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了。三人既不属于章派的新党,也不属于韩派的旧党。让他们进内阁,在牵制章派的同时,还能中和新旧党之争。

而且这三个人和太子府那边都有点姻亲关系。和萧氏皇族是站在同一边的。他们进内阁,皇帝也会对内阁放心上许多。

“小婿受教了。”

与韩哲松一样,章严维同样告病在家了,而且这次的病比上次的更严重——中风。昏了半天醒来后,章严维的左胳膊带手直接不能动了,宫里的御医一时都没有什么办法。

宁砚清楚,是夏敬的事情来的太突然,来不及反应他的这支左膀右臂就折了。夏敬可以说是他的门生,对他敬重有加。

再加上两人共事多年,感情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夏敬被贬琼州,基本意味着两人这辈子都没有再会的机会了。再加上章严维年事已高,痛惜之下,气血上涌,就导致了中风。

他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禁止章派的任何一个人去给夏敬求情,宁砚自然也在其中。

次日朝会上,韩哲松乞骸骨的折子被呈到了御案上。萧旻在一番惋惜之后准了韩哲松所奏。

auzw.com 这位历任两朝,荣宠加深,主内阁长达十几年的首辅自此结束了他的仕途。说实话,宁砚心中还有惋惜惆怅的情绪。

对韩哲松他没有什么讨厌的地方。章派与韩派的新旧党争,说到底是政见的对立,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要整个文官团体都想到一处,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争斗时所用的手段,两方都有不光彩的地方,谁都没有资格去嘲笑批评对方是小人。朝堂争斗,杀人不见血,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宁砚曾经是研究历史的,对这些向来看的很开。

而且虽然两人针锋相对,但遇到关乎国家,关乎万民的事,两人又能握手言和,以大局为重,这也是内阁从来没有乱过的原因。

而且韩哲松还有值得人敬重的地方,清廉,绝不任人唯亲,他的几个儿子到现在都是芝麻大的小官,或者还是白身。萧旻曾经提过加恩于他的儿子,都被韩哲松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在这一点上,章严维也得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韩哲松。

总之,不论新政,韩哲松当得起一声“贤相”。他的辞官,不少人都是扼腕叹息的。

这下,两名内阁首辅,一病一退,一位次辅被贬,整个内阁的人都显得有些群龙无首,人心惶惶。

听了一下朝臣们的意见后,萧旻当场下旨,擢詹士府詹士闻辉风接替韩哲松为正二品内阁首辅,擢礼部尚书李固史为从二品内阁次辅。

就在宁砚以为这场风波就以这样的结果平息了下来时,突然听到了萧旻点到了他的名字。宁砚心神一肃,走了出去。

“微臣在。”

萧旻看着丹陛之下的宁砚,出声道:“闻卿一走,詹士府詹士的位子就空下来了。你才德兼备,朕甚赏识,这詹士的官职朕就交给你了,希望你日后能尽心辅佐太子。”

宁砚怔了一下后跪下谢恩。“臣领谕谢恩,吾皇万岁万岁!”宁砚面上虽然看起来持重,但心里已经吃惊万分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