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2)

加入书签

所以《三字经》要成书面世,大部分都要他来重新编写。之前宁砚有官在身,就只是做了一些准备,并没有开始动笔。直到这次,他才用大把的闲暇时间来编写《三字经》。

《三字经》虽然看起来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编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所幸宁砚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一壶茶,几张纸就能坐上一天。

修修改改,成文虽然不多,但已经有了真正的《三字经》的一些韵味了。等赈灾结束了,还可以送去翰林院,让里面的人帮着斧正斧正。

听宁砚这么问,夏敬沉吟了一会儿后回答道:“我私以为,若能成书,应当不逊于《千字文》。具体的你应该去请教纪太傅,他乃天下文宗之首,由他来判定才有意义。”

宁砚点了点头。“这文还未写完。等哪一天我写完了,就去找纪太傅。大人,不知大约还有多久能到三峡?”

“照这样的速度再有三五天就能到了,之后的路就不这么好走了。”

**

半个月后,潼川府下辖蓬英县。

宁砚坐在马车中,一直撩着车帘看着外面的一切,用满目疮痍来说一点都不为过。大地显然才被洪水肆虐过不久,只留下了一些枯树枯草。

只有一些鸟雀在还没有完全干涸的地上跳来跳去,寻找吃食,看不到一个人影。有的地方还能见到因为地震而产生的地裂缝。

天灾无情啊!

不知道走了多久,宁砚的视线中出现了半天来看到的第一个人,一个干瘦的男人。男人站在那里愣了一会儿,然后突然拄着树枝一瘸一拐的就往东跑去。

宁砚本来还想下去询问上两句,见此就只能作罢。但没过多久的时间,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宁砚撩开帘子向前看去,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朝这里涌了过来。

看到为首的马车停下后,这群人纷纷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哭喊着。

“大人,救救我们!给我们一点吃的吧——”

“大人,行行好,施舍我们一点吧……”

男女老少哭泣祈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宁砚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直接就掀开帘子跳下了马车,前面的夏敬也从马车上下来了,宁砚就快步走上去站在了夏敬的左后方。

“你们可都是蓬英县人?”夏敬走至难民前方沉声问道。

“是是是,大人,我们都是。大人,求求您救救我们!我们真的熬不下去了!”

“你们放心,朝廷派本官来就是为了赈灾,你们都是大凉的子民,陛下和朝廷不会对你们不管不顾的。”夏敬扬声安抚道。

“这里离县城还有多远?”夏敬又问。

难民中的一个人回答道:“不远了,走上一个时辰就能到了。”

夏敬颔首。“好。你们跟着我们。到了县城以后就发放赈灾粮。”

难民们一听这话,纷纷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说着,一群人相互扶持着站了起来,往押粮的队伍后面走去。宁砚拦住了一个抱着小孩儿的妇人,温声道:“把他放到马车上去,你抱着也不容易。”

妇人自己都是饿的脚步虚浮,更何况还抱着一个孩子。宁砚担心这一个时辰的路程她能不能走下来。

妇人却胆怯犹豫的不敢答应。“大人,我……民妇……”

“让孩子去马车上,我们就能早点到县城了。”

妇人听此,就不拒绝了。抱着孩子就在宁砚面前跪下了。“民妇谢过大人。”

宁砚连忙伸手扶起了她,让人帮着妇人把孩子安顿到了马车上。之后又让几个光着脚丫的瘦弱幼童都安排到了马车上。

夏敬看着宁砚的举动,眼中划过了一抹赞赏的神色。一挥袖,也不上马车了,对一名随从交待道:“把难民中行动艰难的老人安顿到马车上,本官步行。”

随从怔了一下,随即应到。“是。”

难民们见两人如此,许多人泣道:“咱们真是遇到活菩萨了。”

往县城走的时候宁砚也没闲着,而是跟着难民问了很多情况。从成都府和巴州义仓运来的粮早在半个月前就没有了。

城里的米价也早就从原来的一斤七文钱变成了五十文一斤,他们根本就买不起。一些地方还能好一些,地震虽然毁了房屋,到庄稼还保留了不少。再撑上一段时间就能收获一点东西了。

而他们这里,地震又引发了洪水,什么都冲的干干净净。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靠着赈灾粮过了一段时间,然后就只能靠着撅树根,野草过活。从地震洪水活下来的人,又有一部分被活生生的饿死了。

唯一好一点的事情就是现在已经五月份,虽然没有片瓦遮身,但也不会受冻。不然还不知道还要再死上多少人。

宁砚听着,更加痛恶起现在应该被关押在潼川府大牢中的两个人起来。大凉的救灾机制在他看来是比较完善的,像潼川府这样的重镇,仓廪的储量绝对不少。

要不是那两个人私自售卖官粮,这里的人肯定能撑到朝廷派发赈灾粮,那样不知道要少枉死多少人。更别说如果没有用命上京告御状的小吏,潼川府的坟冢又要多上多少。

在往县城走的路上,又陆续有不少附近的村民加入了队伍,跟着他们往县城走。一路上,都是眼巴巴的看着那些押送的赈灾粮。那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了。

一行人到县城外后就停下了,让人去通知县衙的人后,夏敬当即就下令,所有官兵就地安营,生火做饭,分发难民。

看着争先恐后去领食物的难民,夏敬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唉!一场大震,一场人祸,万人流离失所,朝不保夕。”

宁砚听着,也沉重的摇了摇头。

不多时,蓬英县县令就带着县衙的一帮人赶了过来,见了夏敬,二话不说就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下官蓬英县县令黄舟学携县衙一干人等拜见次辅大人!”

“行了,也别多礼了。赈灾事宜要紧。”

等县令起来后,夏敬询问道:“你这里离府城有多远,离台洪县又有多远?”

县令赶忙回到:“走的话,到府城一天半,到台洪县两天。”

“本官还有去府城主持事宜,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的负责,本官会留下一部分赈灾粮,你安顿好本县的同时,还要辅助台洪县。

交待你之事必须要办妥当,本官回京自会上报朝廷。若有敢怠慢的地方,本官决不轻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