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加入书签

傅子寒想不通也懒得去想。他傅家现在可没有那个实力跟资格参与进去,再说了,他家渝姐姐又没有孩子,谁当皇帝都跟他无关,他就是个教书的!

童胖子也在发愁,他家里还有个不省心的婆娘,这婆娘的兄长跟某位皇子也走得近,到时候只怕他童胖子连自己都保不住。

“老傅,若是,我是说如果我怎么样了,我那俩孩子可就拜托你了。”

“你说什么呢?”傅子寒扭头怒瞪他,“这事儿你千万别掺和进去,若是真不对劲了,宁愿断臂求生!”

听到傅子寒这句话,童胖子也只是苦笑一下,没有搭话。毕竟他童家跟现在的傅家不一样,尾大难掉。而且他是童家嫡支,享受了家族的资源,自然也得为家族献身。

“胖子,听我说。”傅子寒从胖子的脸上看到了一丝身不由己的悲凉,他心里一紧,抓住胖子的手,“年前休沐之时,你可向圣人提出请求,去岭南!”

“为何?”哪怕是傅子寒让他辞官,童胖子都没这么惊讶,要知道岭南那地儿可是所有人都退避三舍的,去了就是个死,难道傅子寒不知道这点?

“对其他人来说,岭南那地是绝境,但是对现在的你来说,岭南却是你的生地。”傅子寒没有多给童胖子解释,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他点到即止。

童胖子看了好友一会儿,起身拎起糕点,果断的说要跟傅子寒一起去拜访文先生。

两人本就交好,目的地又是文府,那些在暗处观察的人心里并没有特别起疑。但还是让人跟在他们身后,在文府外找了个地方躲着监看。

“这些家伙真烦人。”进门之后,童胖子啐了一口,若非牵一发而动全身,他都快要忍不住怼上去了。

正巧今日文老先生也在家里,见两个弟子过来拜见,他便知道肯定有事儿发生。

对于京城里这些弯弯绕绕,文老先生可比两人了解得多。包括当年傅家的事情,其实里面也未尝没有其他家族的落井下石,这些纠葛文先生都跟傅子寒细细谈过。对于傅子寒来说,人死不能复生,加上他现在的实力也不可能将那些家族连根拔起给父母家人报仇,所以他平静的接受了现实。

但是当年傅家出事原主无能无力,可现在童胖子面临类似的困境,他却是可以帮上一帮的。

“岭南那边夷族较多,而且山高路险民风彪悍,气候潮湿疫病横行,这些都是之前的官员不愿意过去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些也不是不能治理的。”

傅子寒随手画了岭南那边的地图,很简陋,但已经让童胖子叹为观止了。

“圣人既然有打算重开丝绸之路。西域的地上丝绸之路已经复兴在望,而海上丝绸之路却因为诸多原因一直没有办法进行。岭南这地方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若是胖子你将这里治理好了,不管于国于民,还是于你自身,都是极为有利。也是你以后脱身这个漩涡的重要条件。”

其他的名利童胖子不在乎,生就是有钱人的他并未对这些操心过,然而傅子寒最后那句脱身的话,却是击中了他的心脏,还有什么比保得性命更重要的呢?

“来来来,仔细说说,我该如何做才能脱身。”

傅子寒看了老师一眼,见文老先生也捋着长须对着那地图若有所思,心里一乐,便有些想要卖弄。

“你们是知道的,从岭南出海,便是南洋诸国。早从先秦时代,就有渔民往来于这些岛国之间。后来更是有沿海的商人利用大船载了丝绸瓷器与这些岛国交易,挣回了大量金银。”

这点他们都知道,虽然官方没有出面组织过,但是私下里那些海商几乎每三四年就会出去一趟,带回来的金银珠宝能闪瞎人的眼。

“那你们可知道,这南洋诸岛除了能进行商品交易外,还有无人的可以采掘的矿产,包括金银矿?”

文老先生手一抖,把自己保养得漂亮的长须都扯断了好几根,而童胖子的小眼睛瞪出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那些金银矿没有人开采?”

“有些有,有些没。”

傅子寒也记不太清楚了,但是不管是从他学过的历史地理还是看过的小说上都能知道一点,南洋小岛上的矿产资源很丰富,但是需要先下手为强。而具体哪个岛上有什么,他记不太清楚,只能记得两个最有可能的地方。

文先生都紧张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等重要的事情,傅子寒就这么秃噜说出来,也不怕他老人家承受不住。

傅子寒瞧一眼两人的脸色,差点翻个白眼。

“老师,这都是弟子从书本上或是旅人的游记里知道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还要亲自去看看才能知道,你们现在着急什么?而且出海这事儿没有事先准备,根本不可能成行。就算圣人要出海,也得至少花上三五年的时间做安排。再说现在朝里的重心在西域的丝绸之路上,海商贸易这边我估计要成行也得七八年之后了。”

“那你让我这么早去干嘛?”

童胖子没劲儿的坐了下去。

“你是不是傻啊?这七八年时间你完全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将岭南那边打造成铁桶之后,一旦海商开启,你就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份!其他人想要插手,也得跟你商量着来,这些不都是你的人脉和底气?”

恨铁不成钢的瞪了童胖子一眼,傅子寒简直想要敲开他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稻草了。

第84章 要人命啊

在新年放假之前, 圣人同重臣商量着通过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明年端午之后, 由皇商冉家带头,众臣可以参股,重启丝绸之路。

第二件是正月十五之后各附属国将送王子王女入京读书, 着礼部进行安排。其中,各国王子皆择一人入国子监, 与上国诸皇子同读,剩余王子和重臣之子则照原定计划入四门国学馆就读。王女则入女子学堂与世家贵族千金同读。

目前登记在册的共计十三人,其中琉球国王女和安南摄政大臣之女同年,入住四门女子学堂。其余人中只三位王子,其余皆为臣子。想来也是, 这样送自己的孩子过来读书, 说起来跟为质也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大宴朝目前并无吞并周围诸小国的意思,为质也罢读书也行,都是自愿来的。

宣布完正事儿后,圣人留下几位老臣和六部的尚书,入小朝堂开会。

将过年期间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好了安排后, 圣人终于谈及了前阁老幼子的事情。

这事儿的内情诸位大臣都心知肚明, 但是之前并不清楚圣人是如何想的, 所以大家也都在观望。现在圣人直接挑明了,等太医治好钱公子之后, 让钱夫人带着其回家乡。至于宫里的宋妃,自然有皇后教她低调做人。

说实话, 这个夺嫡的事情实在是莫名其妙,且不说圣人还春秋鼎盛,就是那几位年长一些的皇子,最大的不过十六岁,这么早就开始打主意,是想弑父逼宫?

若非看在宋妃父亲当年的恩情上,圣人都想让她“重病不治”了。

至于钱家就更是愚蠢,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一个内宅老妇还冲锋陷阵在前,就问她那长子心中现在是怎么想的?

圣人被这两个不着调的女人一闹,更坚定了皇子们不能由着妇人教导的念头,最好全部打包送出宫去跟着大儒多学学。

之前他就有想法让皇后所生嫡子去跟着傅子寒读书,但被渝夫人跟傅子寒劝住,现在圣人都不屑得考虑了,直接一纸令下,让皇后跟楚贵妃俩人所生的皇子全部去四门,由文老先生跟柳老太爷亲自教导,并着傅子寒与柳三乔从旁协助。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文老跟柳老其实就担着个名,实际的教导根本就落到了傅子寒和柳三乔身上。前者授文,后者教武,上有当世大儒时时问候,下有数千学子默默关注,想要放松都难。

原本国子监祭酒大人是强烈反对的。在他看来,皇子若是要读书,一直都是翰林院的事儿,再不济也有国子监,可这次偏偏落到四门头上,这是打国子监一干人的脸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