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知道自己这个大哥是个护女狂魔,孟二爷便将主意打到老太太身上。
孟老夫人沉思着不语,哪个孙女嫁于她来说都无所谓。
重要的是谁能给孟家带来更多好处,让孟家扬眉吐气。
大房本就不得她心,这么多年因大儿子一根经,坚持什么做人要秉正,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一直被人打压,大房长孙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就是个纨绔子弟。
相比之下二儿子就会左右逢源得多,现在二房长孙又中举,二房前途将是一片光明,若是加上宋家这门亲事给二房助力,更是锦上添花……
老太太权衡后开口:“明日我会去宋府拜访,婉瑜年纪还小,为了不耽误宋家延续香火,让千娇嫁过去,想来宋家也是愿意的。”
“母亲……”
“够了,此事就这样定了,常言道家丑不外扬,我这样也是为了整个孟府着想,难道为了给你女儿一个公道,你要让邵阳城的人都知道我孟家教的女儿行为不检吗”
说完老太太话音一转继续道:“宋家这样的高门婉瑜这么小现在如何能嫁进去,宋家要是等不及毁了婚,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门好亲事。”
“再说,千娇和宋遇白的事,若是穿出去,不仅孟家丢人,你以为你女儿以后的亲事不受影响?千娇她模样出挑,又有颗玲珑心,嫁过去才能更好扶持母家,这是最好的办法,就这样定了。”
老夫人苍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一下子堵住承安伯的话,说完就起身离开往后院而去。
丝毫不给大房说不的机会。
老太太走后,二房夫人走到姜清身旁,挑衅的笑了笑。
“大嫂,这也不怪母亲,要知道宋家效忠的可是大皇子,大皇子知道吧?那可是中宫嫡子,尊贵得很,所以宋府你家婉瑜高攀不起。”
姜清被老太太的偏心气得头突突疼,不愿与一脸小人得志的二房纠缠纠缠,瞪了她一眼,转身回了自己院里。
她当然知道大皇子,此子乃已逝皇后所出,甚得圣上疼爱。
可向来慈父多败儿,有圣上的纵容与溺爱,大皇子并未很出挑,迷美色,图享乐,整日只顾盯着太子之位,文武无一处所长。
与十岁时便出宫游学,十三岁领兵平甘南叛乱,十五岁献策助圣上变法的二皇子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可惜圣上念着故去皇后的情谊,对大皇子颇为容忍,还是有意让他继承大统。
二皇子虽声名显赫,却没几个人真正见过他,至十岁出宫后,他便常年游历在外,察民情,除贪官,未曾公开露过面。
婉瑜被哥哥拉回院子后,院里的秋千上,想着刚刚前厅的事,突然抬头看着石凳上的孟听安。
“哥哥,刚刚娘亲说堂姐大肚子,她和那个宋公子做了什么?怎么就会大肚子呢?”
孟听安闻言,口里的茶水差点喷了出来,婉婉被承安伯和姜清保护得太好,对于男女之事还是一片空白。
他费劲的吞下口里的茶水,迟疑着解释:“就……就是,就是指男女不能单独待在一起太久或者过夜,不然就会怀小孩。”
女子在婚嫁前几月,母亲才会教导男女之事,婉瑜还小自是不懂这些,孟听安看着小丫头好奇纯净的眼神,尴尬解释道。
承安伯孟怀回到院子看见这幕,心里一暖,刚刚在前院受的气才消退了些。
原本还为女儿委屈,回院的路上,姜清一边劝说,宋遇白也并非良人,婉婉不嫁宋家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他紧皱的眉才舒展开了。
“爹,您回来了。”
孟婉瑜虽不知前院是为何事,但见双亲面色皆不好,便知不是什么好事。
孟怀走到女儿旁蹲下身:“婉婉,咱们不去上岚学院入学了,爹给你请夫子来府上教你,好不好?”
上岚女子学院每年入学人数有严格限制,非高门嫡女勿入,非才貌兼备正室嫡出者不录。
入学者多为皇亲国戚,或是钟鸣鼎食家的小姐,历代皇后,王妃,顶级世家掌家主母皆出于此。
民间有俗语‘上岚入,富贵全’。
以承安伯府的地位,是没有资格送府上的小姐入学的,因婉瑜和宋家有婚约,这才有了入学资格。
现在老太太又硬生要二房姑娘取代孟婉瑜的婚约,这上岚学院亦是断不会让婉瑜入学。
他们答应收的不是孟家小姐,是宋家未来的少夫人。
孟婉瑜听了父亲的话,楞了一下,小姑娘向来不会掩饰情绪,眼里有明显的失落。
上岚学院有学识渊博的女夫子,教出来的姑娘端端是规矩森严,一言一行皆是出类拔萃,婉瑜对此本是十分期待的。
“没关系的爹,我本也不想去上岚书院,还怕夫子骂我笨呢!还是在家好,可以日日陪着爹和娘亲。”
婉瑜虽然心里有点失望,嘴上还是懂事的安慰父亲。
她知道父亲向来孝顺,府上一切都是祖母说了算。
孟怀见女儿如此懂事,欣慰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疼惜开口道:“爹以后一定为我的婉婉寻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当夫君。”
“所以我不用嫁去宋家了吗?”
小丫头有些好奇,至她记事起,府上人见着她都会艳羡的说一句‘瑜姑娘真是好命,将来能嫁宋家这样一门好亲。’
原来之所以能去上岚书院,是因为和宋家的亲事,现在她嫁不了宋家,资格就没了?
想通缘由的孟婉瑜心下的失落顿减,见势识人的书院,她才不稀罕。
小姑娘年纪虽然只有十二,却是有几分傲气在身。
“是的,爹觉得那宋遇白配不上我的婉婉。”
孟怀说完见怀里的女儿不吱声,有些不安继续道:“婉婉可是觉得没嫁入宋家有些失望?还是你今日见着宋家小子觉得欢喜?”
他心里打定主意,要是女儿实在是喜欢宋家那小子,就是顶个不孝之名,他也要为女儿把这门亲,争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