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顾恒忍不住笑了,信封上的邮戳是深市,去年他随意寄出一封感谢信,那边给回信了。
“谢谢马叔。”
顾恒心里瞬间转过好几个念头,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发展很慢,唯有深市作为试点坚定不移的推动改革方针。
八十年代初,深市是个发财的好地方。
顾恒离开村里,来到县城之后,立刻给李家元写回信,暂时先套套交情,将来总能用得上。
接着,他在县城租了一个小院子,又把杨大娘请来照顾儿子,每月二十块钱包吃包住,她孙子也可以跟着一起。
安排好一切,顾恒给郑嘉华打电话,借用他的关系订车票。
顾恒开始当起倒爷。
天南地北到处跑,短短几个月时间钱财迅速累积。
七月份的时候,郑嘉华发来电报,他要买的房子有眉目了,近段时间又有不少人得到平反,当初被下放的那些老人,有些已经妻离子散,有的被家人背叛心灰意冷,还有的儿子孙子全死了,有人想要离开伤心地,还有人各种亲戚围上门就想打房子主意。
总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申市有不少房子要出售,想买的人非常多,买得起的非常少。
顾恒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赶去申市。
经过郑嘉华牵线,他入手了三套房子,其中两套面积较大,从前是个四合院,环境一般般,里面还住着十几户人家赖着不走。
房子的主人又心痛又无奈,没办法才想把房子卖了。
还有一套房子面积小,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正房厢房各三间,还有一个库房,前院有水井,有菜地,屋里收拾得很干净。
这套房子顾恒准备留着自己住,另外两套租出去。
其实,要不是害怕太显眼,他还想多买几套房子的,现在的房子简直就是白菜价,等到知青回城没地方住,房价就会直线上涨。
郑嘉华也买了三套房子,他的钱不够,顾恒帮他垫了五百,并叮嘱他好好读书。
郑嘉华眼神怪异:“顾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顾恒一愣:“知道什么?”
郑嘉华兴奋道:“高考啊,我爸说了,今年政策要变,肯定会恢复高考。”
顾恒很想自打嘴巴,让你多管闲事,人家消息比他灵通,连忙故作惊喜的问道:“真的,那太好了,你打算考去哪里?”
郑嘉华有些烦恼:“爸爸让我考军校,妈让我留在申市,我想去京城。”
顾恒无奈摊手,对于这样的选择题,他不会帮忙主意,免得讨好了这个得罪那个,只让郑嘉华节哀顺变,反正无论他怎样选择,老子娘总不会打他一顿。
顾恒在申市停留了一个多月,请了一些小混混帮忙才把霸占房子的那些人家赶走。
离开前,他把四合院交给郑嘉华,请他帮忙照看一下,能租就租出去。
九月顾云开正式成为小学生。
十月高考的消息传遍整个中华大地。
正如大队长所预料的一样,村里人心浮动,知青开始不消停,努力学习参加高考是好事,但是,已经结婚的那些知青,闹得一家人不安宁这就有些过了。
马婶子心里一阵后怕,幸好推迟了春苗的婚事,要不然......
高考的消息一传来,李知青立刻变了脸色,迅速和春苗划清界限,仿佛他们从未订婚,这样态度,两人要是真结婚了,女儿这辈子就毁了。
春苗气得大哭一场,心里还是有些想不通,她眼中皎如日月,谦谦君子,文学出众的爱人,为什么会突然翻脸。
她心里很不甘心,还想纠缠李知青。
马婶子干脆把女儿关房里,直到高考通知书下来,村里结婚的那些知青毫不留恋抛夫弃子闹离婚,马春苗终于醒悟了。
这样的事情到处都有发生。
离婚已经成为真正常现象,顾恒不再总是被人同情,抛夫弃子的女人太多,比他可怜的男人多了去。
况且,顾恒的日子越过越好,相比起同情,村里人更加羡慕他,还有不少人笑话顾家没福气,这么能干的儿子,从前多孝顺的一个人啊,居然让他们弄没了。
只看顾爱华对顾家的态度,除了每月五块钱的养老钱,过年都不上门拜访,他们心里就知道,顾爱华这是老死都不想跟顾家来往。
村里没人责骂他不孝,每月五块钱不少了,顾家老两口有四个儿子,总不能全让三儿子孝顺。
顾老娘心中不满,她倒是很想责骂儿子,还想重新分家,只可惜,除非有事找大队长开个证明什么的,顾恒根本不回村。
顾家人眼睁睁的看着顾恒越来越发达,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就连顾卫邦看好的亲事,也因为村里的闲言闲语告吹了。
顾家这边愁容惨淡。
顾恒那边也得到一个消息,周静雪再次嫁人了,嫁给港城一位富商当继室,据说还是什么豪门。
第62章
郑嘉华到底还是去了京城上大学。
他的人脉广, 消息灵通, 周静雪再婚一事,顾恒还是从他口中知道的。
</div>
</di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