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他最近盘钱塘的古物交易黑市,盘出来的心得——那天红星茶场王家父子倒台的时候,顾骜一开始只是花了500块钱,问知青们收了七八件精品。

这些精品,顾骜当然是不会拿去黑市出手的。

不过后来,他也琢磨出了这门生意的潜力,又花了几十块钱,少量弄了几个知青们残余没出手的破碎杯碟——这事儿大约是在五月底之前完成的。

茶场几百号知青,也不是所有人当年挖到的存货,都卖给王平山的,总有漏之鱼。而王平山被枪毙之后,也有少数人临时觉得那些古物危险,不如折现,所以给了顾骜捡漏的机会。

顾骜收到货之后,本来没渠道出手。不过后来他琢磨着马风这人机灵,已经混了两个月黑市了,多少懂点门道。安排给他两个碎了的杯子,让他帮忙找下家出货。

出货时,顾骜也是有底限的——交代马风绝对不可以卖给外国人,也别卖给二道贩子,最好是挑那些愿意静心收藏的。

马风为此专门去厮混了钱塘的古物交易黑市。

钱塘虽然不四九城有潘家园这种场所,但毕竟也是沿海省城,古物黑市还是有的。

马风花了个把月,觉得这事儿很难办——不能卖给外国人的话,那几乎没人买了。国内如今这玩意儿普遍不值钱,藏家也出几百块收货。连湾湾那边都是穷人,而且77年湾湾人根本来不了大陆。

顾骜也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最后琢磨了一条路子:“那你每天去晃悠一圈,看看有没有港商来本地旅游的。遇到港商去兜售吧。”

马风一开始还不理解:“港商?那不等于卖给英国人了么?而且港商有这个钱和兴趣么?”

马风之所以有此一问,当然并不怪。77年的时候,谁敢说香江会被朝廷强硬收回呢。民间都以为那是英国殖民地。

但顾骜却知道这里面不一样,香江毕竟是要回归的。在不得不积累原始资金的情况下,卖给用于自行收藏的港商,也算兼顾了保护古物,又不卖国。

当然了,利益肯定还是要损失一些的。同样的货物,要是不考虑卖国问题,直接给曰本人,那至少能卖给港商多赚三五倍。

马风在黑市又盘带了一个多月,最后终于逮住了一个机会,还真跟某个港商搭了线,一手交钱一首交货。

两个已经有点碎、需要修复的宋瓷杯子,被马风按三千块一个的价格出手。(如果肯卖给曰本人,囤积居的话,可以卖到万)

此时,他把6000块的回款交到顾骜手,顾骜也很公事公办地抽出1500块钱,作为马风帮忙寻找商机、介促成的佣金。

几个月来,顾骜都已经习惯这个例了:凡是马风主动帮他创造出来的生意,统统给四分之一的绩效。

拿着1500块钱,马风的内心是无激动的,顾骜让他帮忙卖两个碎瓷杯,进账已经他折腾好几个月的黑市肉生意还多数倍。也让他的私房钱,从500块钱暴涨到了2000。

“顾哥,你手头还有没有宋朝的碎瓷器了?有我再给你找港商出货!”马风有些食髓知味,放不下手了。

顾骜劝他:“没货了。而且别以为3000块一个出货很赚,这都是逼不得已才卖的。有了点本钱,还是踏实做人吧。”

马风还是有点不甘心,不过眼珠子一转,似乎又想到了别的出路,也没跟顾骜再纠缠。

……

次日一早,顾骜带大包小包的行李、蹬着自行车,踏了去宣州gd县城的路途——那是徽省宣州距离吴越省最近的一个县,贴在胡州边,是天目山里的山区小县,150公里能到了。

老爹之所以安排他去那里,也是考虑到天目山是避暑胜地,夏季较阴凉,显然是煞费了苦心。

两地之间本来没有铁路,要想坐长途汽车也很麻烦,因为只能到胡州。所以顾骜索性当是健身了。

骑了整整一天,只有午最热的时候,在山间竹林歇息、吃干粮。傍晚时分,一路问路,终于到了目的地农场。

他在老农的指点下,走进了镇子边沿几座被大片山坡梯田围拢的平房,还看到平房门口挂着白漆的木招牌。

顾骜走进大门,里面却空无一人。他等了足足15分钟,才有一个女工作人员匆匆跑进来。

他很有礼貌地拦住问:“请问这里是独山农场的知青办么?”

那女人有些五大三粗,没好气地问:“干什么的?都忙着呢!”

顾骜:“那个,我是新来报到的知青。能给我办一下手续、分配一下住处么?”

那女人挠挠头:“知青啊?怎么不早点来!这阵子多忙。呐,东西你先都丢下,我给你锁起来。鞋子脱了先去扶秧吧。干到天黑再回来,我给你办手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