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刷新了我的三观(1 / 2)
这些年来,河东市作为一个三线小城,虽然说经济飞速发展,一切看似蒸蒸日上,但是在这繁荣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秘密。
河东市的GDP虽然节节上升,但是,这一切全部都靠拆建卖,拆则指强力拆除老城区旧城区,建则指在拆除老城区旧城区之后,在地皮上大力建筑重工业基地,比如钢铁厂、造纸厂、石油化工厂等等,而后引入外资企业投标,从而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卖则指出售地皮给外资企业,以特殊的政府政策,优待外资企业,以此吸引商人投资。
这样做,虽然河东市的GDP上来了,每年去省里头开会,身为市委书记的何润也能挺直腰板,大声讲话了,面子上倒也能够过得去。但是,由于大力引进重工业,以此高强度地拆迁重建,引得许多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不断。
居住在河东市的老城区旧城区里头的居民,大多数都是一些退休下岗的国企老员工,每个月只能靠着一两千块钱的低保勉强维持生活,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小小的破房子里头勉强存活,冬天漏风,寒风刺骨,夏天漏水,大雨淋屋。
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能有个栖身之处。
然而,房子一拆,以他们的收入,再加上子女的收入,很难在河东市这般高速发展的地方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房子。
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河东市虽然是一个三线城市,但是房价已经上升到了八千块钱一平方的水平,几乎与省内一线城市逼平,甚至直追首度。
河东市市政府班子也曾经为这个问题而大感烦恼,身为市委书记的何润也对此制定了不少方针政策,以此来打压房地产商,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是却丝毫不起作用,该涨的还是要涨。
老房子没了,房价又高得离谱,政府给的拆迁补偿款最多也只有三千块钱一平方,而且这还是多次协商之后的结果,如果不愿意就得强拆,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没有人想做钉子户,他们也迫不得已从老城区里头搬出来,从而四处流离。
最为关键的还是,自从许多重工业基地迁移进来河东市之后,河东市的经济的确是上去了不假,可是昔日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却是一去不复返,城市的空气质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堪忧。
现如今,住在市区里头的老百姓,每天出门都要戴个口罩,生怕吸入一口富含重金属元素的空气就弄个支气管炎亦或是头疼脑热什么的。
因此,这当儿,就在人人都在赞美这新鲜石斑鱼的味道之际,市委书记何润的脑子里头想着的却是,如何将这海水养殖业,发展成为河东市的第一亦或者是第二产业,以此代替重工业的头牌地位,从而拉动河东市的经济增长。
这样一来,政府也用不着天天拆房子,建房子,老百姓也不用叫苦连天,流离失所,饱受工业环境的污染,其次,河东市的经济也能继续保持增长之势,不会拖全身经济发展的后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