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05节(1 / 2)

加入书签

“我举个例子,嘉谷农业一直保持着为土地增加有机养料,尽量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以保证作物纯天然。”

“这一点嘉里倒是可以学,但有一点是学不了的嘉谷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成本甚至能做到比化肥还低。”

郭奎的表情,也从o,迅速的变成了0。

他就算再无知,也知道哪怕在全球范围内,有机肥的成本远高于化肥成本,要不然“绿色有机”早就大行其道了。

乔如海声音没什么变化:“意外不?这是嘉谷从不公开的资料,但我这么多年来跟踪研究,可以肯定地说,大差不离。”

“你想说嘉里能否复制?”乔如海顿了一下,笑笑道:“我用一个故事解释前苏联航母总工程师被问及如果想要瓦良格号航母完工,究竟需要什么?他的答案是,需要苏联,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工业军事委员会,以及9个国防工业部门,还有600多个相关专业和8000多家配套厂家……我的答案也类似。”

郭奎不出意料的沉默了。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有样学样,益海嘉里需要先建立一套农牧废弃物收集及能源化体系,上溯一环又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大型养殖场,再上溯一环还需要建立海上“藻”场以补充绿肥原料……

天了噜,我为什么要干这些,我只是想卖卖米面油而已。

乔如海看着郭奎一言难尽的表情,安慰道:“其实,米面油这些日常最需要的主食,并不是一盘好生意。益海嘉里有强大的政商关系,强大的胆量,强大的管理能力,短短数十年,就成为中国粮油巨头之一,已经足够耀眼了……”

郭奎一点也没有感觉被安慰到:“我知道,你是想说,既生瑜何生亮,对吧?”

乔如海露出一个诧异的表情。

郭奎嘴角抽动了一下:“我虽然是马来亚国籍,但我也是华人,三国还是看过的。”

乔如海同志耸耸肩:“我其实是想说,保持这样的认知,可以让你的心情轻松点。”

“……”

……

第712章 扣帽子的来了

嘉谷小麦升级计划的横空出世,着实是打碎了无数人的如意算盘。

从强筋小麦到中筋小麦再到弱筋小麦无所不种,嘉谷系合作社在小麦主产区遍地开花,部分优秀的二三梯队的小麦加工厂相继加入嘉谷的小麦供应体系……

这样的大展拳脚,在其他同行眼中,只余仰望的空间,就好像自己开着拖拉机,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从头顶掠过似的。这已经不仅仅是速度的超越了,重要的是,飞机能做的事,拖拉机不见得能做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嘉谷的目标一定是制霸小麦行业。要产业化的实现小麦的生产升级,品质升级,也只能用这种贯穿全产业链的方法,偏偏没有哪个同行,能做到这一步。

人家将路子展现出来了,你照样学不来。如此一来,别说反超嘉谷了,能不掉队就已经是万幸了。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因为嘉谷的大举动作,才使得国粮、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得到了相应的参考,或者受到了相应的刺激,才能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归根结底,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不过,市场经济体系对于竞争不陌生,某些不纯粹属市场经济的体系,却也被嘉谷的大张旗鼓整蒙了——对他们来说,提前确定好的计划,一成不变的执行下去,才是熟悉的生态,至于产业界有没有升级的,关他毛事。

紧张的情绪,自然可能带来不合常理的动作。

就如齐政没有想到,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国储粮豫省分公司的李总经理。

“……对于嘉谷,对于齐董,我也是久仰大名了。如果能和嘉谷深度合作的话,分公司上下都很感兴趣。这不,我刚就任,就过来拜访齐董了。”李总笑眯眯的望着齐政,气势十足的打了一个招呼。

齐政将人让进会客室,随口寒暄几句。

他的打扮和站像,看着不像是公司高管,反而更像是政府官员,齐政也就安静的等对方开口说明来意。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尴不尬的笑道:“齐董,我们是看着嘉谷的粮食基地一下子就在豫省铺开了,就是想提个要求,嘉谷能否适当控制一下自建基地的规模,好让我们有条退路?”

齐政却是稍稍扭头,道:“国储粮的托市收购,不就是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吗?现在嘉谷推动小麦产销两旺,你们还需要什么退路?”

李总挑挑眉毛,道:“储备量也是需要定时轮换的,我们又不能纯商业收粮,嘉谷这样搞,市场上流通的粮源减少,符合中央储备粮质量标准的粮源更是大大减少,要保证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为难死我们了……”

如果仅仅是嘉谷一家,还不至于影响国储粮的采购粮源。

问题是,嘉谷打开了“锁定粮源”的潘多拉魔盒,粮商主体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纷纷进军产粮源头,待国储粮蓦然惊醒,形势已经不一样了。

变化的源头,就在于嘉谷。解决问题,或者说让问题不继续恶化的方法,自然也只能找嘉谷。

齐政却道:“其实,嘉谷也有托市收储的资格啊……”

“合规”的民营粮企、粮库,经过国储粮和粮食局的审核、验收和筛选,也可以参与粮食托市收购。

别看嘉谷今年才大举攻略豫省,但硬条件却是早就够格了。豫省粮食储备能力超过1万吨以上的粮库,其中有两成半是属于嘉谷的。

“我就是怕这个,你两头不能兼顾啊。别人只做粮食加工、贸易,都不一定能做好,嘉谷两头兼顾,这个呀,不是我说,我觉得不应该了。”李总说着话,看着齐政。

齐政没吭声。

“还有一点,我们在省内又开设了200多个小麦托市收购点,按照新的规定,已经不需要嘉谷参与托市收购了。我的建议,嘉谷可以好好巩固现有的小麦基地,而国储粮也能有充足粮源完成储备轮换任务,互相帮扶,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李总一副为你着想的模样,却基本是在下命令了。

齐政看着他,不爽的轻吐一口气。

别看李总这个职位,似乎并不起眼——事实上也确实不咋起眼。

但是,耐不住粮食收储系统的特殊地位啊。尤其是在豫省这种兼顾着保障粮食安全任务的产粮大省,国储粮集团的话语权更加不一般。

粮食产量逐年稳增,市场价格下跌,农民为了丰年保收,就倾向于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最低收购价,把粮食卖给国储粮。

这是粮食主产区最安全的保障,别看现在嘉谷又是小麦订单化,又是合作社保障,不少农民甚至地方官员,要论信任度,还是国储粮优先。

这也能理解。毕竟,一家是有国家托底的国企,一家是纯粹在市场摔打的民企,就算后者的名声更响亮,也不如前者有保障。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