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1 / 2)

加入书签

另外,医学院,师范类,农业和重点院校是优先录取。这个怎么说呢,比如白棠选的师范学校,如果她的成绩达到录取线那么百分百就是师范学校录取得了,后面在好的学校,分数达到的也不行,只要志愿中有它们就优先。

另外这会不知道为啥,哲学专业和政治专业特别热门,特别是哲学类,几乎都是高分录取的,这时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学家,还是想当哲学家、诗人很多还是怎么着!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语,因为之前跟苏联是好兄弟来着,所以这门语言专业是有的。

综上,林帆觉得如果不是去自己优选的地点,那么其他偏远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装,而是大不了多等几年,政策也好一点了再出来也一样的。

既然自愿也填了,试也考了,就只能等录取通知书了!

今年的部队老节目“团圆饭”张爱国是全家参加的,不过既然有了亲娘带着,团团和张再就不好再去张爱国位置那里打酱油了,这总归是不好的行为。

热热闹闹过大年后,白棠就每天都会去找林帆聊天,林帆看出她挺忐忑,连张嫂子都一样,过两天就过来看看,是否林帆他们有啥消息了。

这时候考试成绩是保密的,林帆不知道是为何缘故,但确实让人心里不踏实。在电脑未普及前还曾经发生过“替代”的事儿,而且肯定不少。其实现在人并无身份证和身份证上的照片,户口是集体的,改名字又是经常发生的事(文革留下来的习惯),有时候考得好的被有势力的地方有权人物更换了上学的人,谁也不知道。虽然后期也有曝光的,不过那又如何,被迫毁了的前程谁能补给他(她)。

林帆驻地里只有他们几个,显然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通知书没来,可能是因为大雪天给阻断了,也可能是没有考上。

据说为了这批大学生能顺利收到入学通知书,邮政局对于这类通知书信件是开通着绿色通道的。

不过好多人在偏远的地方,交通本来就不好,各种信息本来就滞后,有的人收到入学通知书,大学已经开学了。

他们这里常常大雪封山,不过因为是特殊地方,几天总有能跟外界保持联系,包括电报和信件。他们可以搭着顺风车,受到便利的好处。

等啊等,年都过完了,终于等来了第一封通知书,那是张家老三张亚的技校通知书,全家人开心得不得了,谁不知道中专有补贴而且毕业是包分配的,他们多是学习一技之长,很快就投入“使用”,最快的为国家培养出最初的基层人才的地方。

张嫂子是抹眼泪又笑,他们家孩子里也出了个端铁饭碗的了。

张亚是所有孩子中排行第三,儿子中行二,他家大儿子当兵,大姑娘嫁人。这张亚是因为老大叫张儒,张营长说取个“儒雅”二字,说是一看就是兄弟的,以亚代替雅,不显女气。

剩下的人更焦心了,连张嫂子也很少来找他们聊天了,就怕自家儿子的事会刺激别人。

林帆看报纸,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消息,一方面确实体现了国家高层在极力的宣传,表明态度,一方面也是让更加多的人了解。

有的人领到通知书了,报道时间有的二月中旬有的三月份,算算时间怎能不叫人焦虑?

过几天林帆正在带小四斤和小张再睡午觉,事实上因为天气还很冷,他们多数呆在炕上过的。

林帆的通知书来了,她的通知书和白棠的是一块的,可能不是一起到,不过由于滞留的原因才一起到她们手上的。

林帆跟张爱国一起看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上面写着大学名称,然后是革委会转某某同志,经某某招生委员会批准,她在某校的什么专业就读,让她在什么时间去学校报道。

入学须知更是很有时代特色,什么深揭“□□”破坏革命行为,让学生们入学后也要保持提高觉悟什么的,都是喊口号的事儿。

听到林帆他们领到通知书这事儿的人都过来看热闹,是的,看热闹!

两个嫁人并且孩子都有的人说要去上大学,那不是要闹笑话吗?这些一直以安分、贤惠为标榜的妇女对他们是又嫉妒又不屑,各个面目扭曲。

这里面黄娟最僵硬,因为她也一直没收到通知书,另外就是宋嫂子了,她一直以为她家的大儿子去考试上大学才是正事,这个林帆和白棠是怎么回事儿,凑什么热闹。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