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2 / 2)
原本还有一个步骤是晒白,只是唐漪瑜觉得没必要多白,而且晒白需要的时间也是很多天,能够一次成功就不错了,所以这一步她就省了。
接着是打,把原料打碎到最细腻成浆水状,这繁琐又重力的工作交给了部落里的雄性们。
到此原浆就已经好了,再接下来需要用到竹席子捞纸。
捞纸时要不停的把浆槽里的水和纤维搅匀捞出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湿纸页。
之后把湿纸页里的水分挤压出来,挤压不可能一张一张的来,至少也得几百张,这就有点考验技术了,压狠了纸浆就薄了容易破,压轻了水分还是在里面。
光是这一个步骤,唐漪瑜就跟一众人来回试做了十几次,终于找到窍门了,五百张纸浆加压三块巨石,压出来的湿纸刚刚合适。
最后一步就是烘干了,烘干在专业上叫焙纸,就是将半干的纸利用高温彻底脱水晾干。
正好这一步需要用到焙窑,唐漪瑜索性让人建了个土窑,比之前做蛋糕烤红薯的窑还打了十倍不止。
这窑最主要是等着烧陶用的。
焙纸的温度和时间要掌握好,火太大纸就变脆了,火太小纸还是潮湿的。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是造纸最后一个步骤,唐漪瑜也没想到前面反复失败几次会用这么久的时间。
当焙窑打开,把纸拿出来的时候,唐漪瑜说不上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纸是造成功了,就是这纸,颜色有点深,灰不溜秋的,还薄厚不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