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成第一个万元户不是本事。”未来村干部家属季小冬说:“带动我们村里家家都成万元户,那才叫骄傲呢。”
“你还真敢说。”颜长民心里好笑,觉得季小冬再怎么成熟稳重,终归还是小孩子:“村里家家万元户, 乡里口气都没有你大。”
他又问季小冬:“你不担心, 别人有了同样的技术, 比你们家挣得多?”
“不担心。”季小冬神情没有一点做伪, 她的的确确是这么想的。
她的经历决定了她的眼界:“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 是成不了气候的。与其担心村里的人过来捣乱, 过来偷技术, 不如把方法分享出去。”
季小冬笑了笑, 顺手给颜长民戴了顶高帽:“像您说的, 形成一个产业。看起来大家都做, 跟竞争压力变大了似的。但一个村子的产量,别说放在全国, 哪怕放在咱宁泽市,相比于需求来说, 都是少的。到时候大家一提起草莓, 马上想到牌坊村,这无形中扩大的形象力,其实都可以这算在获得的利润里面。”
“说得好!”颜长民竖起大拇指,到这一刻,他已经完全不再把季小冬当成小孩子看待,而是放在和他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德茂老哥如果有这等眼界,你们村的支书不是他的也是他的。”
颜长民对市场,对经济了解不多,但是他知道, 如果这么搞,季家在牌坊村会越来越服众,威信会越来越高。只不过这个季家,已经不是季德茂领导的季家了。他笑着跟季小冬开玩笑:“你爷爷不会知道他的选择错过了什么。”
季小冬不好说季德茂什么不好,对颜长民说:“我爷爷做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你啊!”颜长民点点季小冬的脑袋:“太鬼了。”
季小冬在颜颂家里好吃好喝好待遇,开开心心玩了几天。
季德茂在家里抓心挠肝想孙女(的情报),眼看着村子里已经把选民名单张贴出去,选举的日子越来越近,听说宋老头那边竟然攀上了个区里的关系。
季德茂终于坐不住了,去村部推了小摩托,上城来接季小冬。
季小冬一进村,最先看见的是村口电线杆上鲜红大红纸上用毛笔写的一个个选民名单,写了足足三大张,村里所有十八岁以上的公民,人手一票。
“好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季小冬坐在季德茂摩托车后面忍不住感慨。
“别整这些没用的。”季德茂说:“颜乡长到底咋说的,能不能帮忙。”
“您一路问了八百回了。”季小冬继续背稿子:“这种事情怎么能确定,颜叔叔只说能保证咱家继续在村部能说上话。”
季德茂不满意:“我在会计上不挪窝,也一样能说上话!”
您老这人心不足蛇吞象呦,季小冬心里吐槽,是谁一开始担心连会计都当不上的,现在还没当上村支书,已经连整个村委班子都安排好了。
季小冬觉得有必要给老头先打打预防针,泼点凉水,不然到时候落差太大,老头别一时承受不住厥过去。
“您老想的太长远了吧。”季小冬说:“颜叔叔也不是乡里的一把手,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感情这几天你白在那待了?”
听了这话,季德茂一个猛刹,马上就要停车把季小冬扔下来。
季小冬的鼻子狠狠撞在季德茂的大棉袄上,又酸又疼,眼泪都快下来了。反正已经到了村里,离家也没有几步路,季小冬索性跳下来,揉着鼻子对人设永远不崩的季德茂说:“颜叔叔保证了,咱家在村部里的话语权绝对比现在大。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你小丫头不懂。”季德茂又高兴了,人家这是颜乡长拐弯抹角给我表示哩!
上来,在上来。季德茂又招呼季小冬上他的摩托车。
拉倒吧。
季小冬摆摆手,跺跺脚让刚刚坐车窘上去的裤腿往下来一点:“不上了。”
您老人家的车子可不好坐。
“冬冬回来啦!”
王荣花正在家里打扫院子,这几天可把她担心坏了,拉着季小冬左看右看。
“妈。”季小冬也笑嘻嘻的看着她:“有一件好事儿,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你爷爷的事儿成了?”
“他的事儿成了对咱算啥好事。”季小冬翻了个白眼:“当然是咱家里的好事啦。”
她一边说一边“老气横秋”的拍拍她妈的肩膀:“王荣花同志,以后要多多担一些村里的担子啊!”
“你这孩子。去了乡长家一趟,学会打官腔了?”王荣花点了点季小冬的眉心:“干活呢,别在这烦我。”
明明是你拉住我的好吗……
跟自己妈讲理是讲不通的。
季小冬回屋洗了手,坐到炉子边去烤火。
中午吃饭的时候,季海明回来了,一见季小冬:“冬冬回来了?你爷爷的事情怎么样?”
季小冬决定跟季海明透点口风,也从他这里探探情况,没有先回答,反而问道:“我看咱村里选民名单都贴出来了,现在咱村里啥情况?”
“情况不妙。”季海明摇摇头,他之所以着急忙慌问季小冬,是这几天他在村里的所见所闻,村里整体的舆论环境和风向,让他觉得自己爹这个村支书,八成要黄。
“宋老头拉了宋世明、宋世昌、宋世刚几个本家,还有王家一大家子支持的。”季海明伸着手指头给季小冬数:“你爷爷这边只有两个铁杆,不是光棍老汉就是孩子把户口从咱村转出去了,咱本家的这些,我也都去了,反正口风挺模棱两可。”
“难说,难说的很。”
“那我爷爷还这么自信。”季小冬在季海明跟前吐槽起季德茂毫不留情:“他能混到三分之一的选票么。”
季海明瞪了季小冬一眼:“这不有颜乡长吗。”
“颜乡长也不能强行推我爷爷。”季小冬说:“我可听说,宋老头找的关系也挺硬的。”
宋老头早年运动的时候,给了个到他们村下放的一个干部一碗饭,除此之外跟人家再无交情,统共没说过两句话。后来那干部回城,宋老头跟人家更是断了联系。
他本来都把这号人忘了,即便没忘,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不是没办法了也不会去求人。毕竟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连进人家的门都得被刮掉一层脸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