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顾问(2 / 2)
一个从未有过的庞大机构,即将诞生。
新生的衙门诸多空缺,让大明上下有心投机钻营的士人们奔走相告。
但是没高兴多久,就被浇了一头冷水。
本来是排着长队等着进新衙门,,结果到了最后成了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原因在于徐铮在奏折中,给朱由检出了主意:商事衙门所有人员俸禄,大明朝廷不负责提供和发放,新成立的部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也就是说,商事衙门每年的人员工资全部得靠自己。
商事衙门盈利了,大家都赚钱,假如商业衙门亏损了,大家等于白干!
这一举措让想趁机进入新衙门捞一笔的人们叫苦不迭。
我们辛辛苦苦考八股,进仕途,图得不就是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吗,这下子倒好,读了半辈子的书,到头来还得自己给自己赚钱,
真是岂有此理!
不干,不干!
其中很多人把意见提到了朱由检那里,朱由检听了徐铮的话,好不容易才省下一大笔银子的,又怎会轻易退步,于是装聋作哑,置之不理。
按照内阁和朱由检的商量,商事衙门由内阁垂直管理,当然,内廷所占的分成份额比原来还略微上浮了些。
现在关键是没人。
好在徐铮一开始就预计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给朱由检提供了备用方案:管理人员可以从吏员中挑选,税丁则是从屯兵和战兵中挑选,当然是自愿原则,并允许跳槽的人改籍。这也算是徐铮变相的支持恩师徐光启关于军屯制度的变革。
当然反对这条人的很多,徐铮已经在改革大明朝的根本制度了。
最后朱由检大笔一挥,写了八个大字:新事新办、特事特办!意思是说商事衙门只有这一家,又不是整个大明执行,大家就不要再纠结了!
在大学士韩爌和徐光启两人的配合下,七凑八凑,好歹算是把商事衙门的框架搭了起来。
由于徐铮是发起人,虽然不负责具体差事,但是也必须挂名。
最后落得了一个“顾问”的挂职差事,品秩倒是不低,正三品。
如今的徐铮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了。
商事衙门的设立,给整个大明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吏员这支庞大的队伍来说,终于看到了上升前进的空间,同时也撬动了大明朝的户籍制度改革。
高得终于赶到了南直隶宝船厂。
随同一起来的,还有不少的船匠和船料。
高得走的是水路。
出于运输造船木料的考虑,高得这次把徐铮的全部家底,都带到了南直隶:玛丽一号和南舰一号。
同行的还有玛丽和流风。
玛丽已经很久没看到徐铮了,至于流风,是有公务在身。
南直隶的情报站必须要建立,情报人员也要发展,这是流风的借口。
同船而来的,还有一百名护卫。
徐铮升任参将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月港,鹿石山基地已经开始著手开发琼州府崖州水寨前司。
安海镇。
安海镇位于福建晋江西南,和金门岛隔海相望。
郑芝龙正在忙着造房子。
自从招安以来,郑芝龙的海贸生意越发赚钱,再加上有了官方身份,一切都是顺风顺水。
郑芝龙决定造一处大房子,让子孙后代永远传承下去。
对于一直在漂泊的郑芝龙,造房子的想法无比迫切,也许是自己厌倦了流浪的生活了吧!
郑芝龙看着眼前忙碌的工匠,暗暗说了声。
“当家的,虎爷回来了!”一个亲兵跑过来,禀报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