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2 / 2)

加入书签

她要怎么说,才能表达出她当时的那种心情?

她知道司马恪需要她来做什么。那只千年丧尸的手段太阴狠太可怕,第一次险些杀了公子,第二次又险些杀了夏然,就只利用了她一个人而已。如果她继续这种状态下去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她而受害,夏均也同样首当其冲。

就算不包括夏均在内,他的那么多亲人朋友都被她害死,那到时候,要让他怎么办?

他会为难成什么样子?痛苦成什么样子?

成为丧尸之前的事情,她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记忆里面一片空白。开始有意识的时候,就是在那所稀稀落落游荡着少量丧尸,一片死寂的中学里面。

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存在,即便比其他丧尸多了那么一点点模模糊糊的自我意识,但也只是像行尸走肉一般,漫无目的地游荡在校园里面,靠着脑海里仅存的习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弹奏那鬼气幽幽的钢琴曲。

他是她遇到的第一个人类,尽管明知道跟她并不是同类,但还是收留了她。他给她取的名字,叫忧离,远离忧伤。

是他教会了她吃饭,教会了她穿衣,教会了她说话,她教会了读书写字,教会了她露出笑容……她的快乐,她的担忧,她的悲伤,她的依恋,一切的一切,全都是他教的。她的生命之初,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白纸,上面渐渐被染出五彩斑斓繁花似锦,全是属于他的颜色。

尽管她不需要睡觉,但他还是会担心她疲惫,晚上准时逼着她去休息;尽管她感觉不到寒冷,但他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叮嘱她按季节穿衣服,在她穿得太少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她穿;尽管她不知道疼痛,无论受了多重的伤都可以恢复,但他还是会心疼焦急得无以复加。她是比绝大多数人类都要更强大的丧尸,但他总是把她当做一个最柔弱的十几岁女孩子一样来宠,一样来疼。

这样的他,她怎么可以辜负?

“别说了。”夏均叹息着抚摸了一下忧离的头发,“我知道。”

他尽管并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忧离想要说的,他什么都知道。

“没事了。”他安慰地柔声说,“不管原因是什么,回生实验现在进行得很顺利,不久之后就可以让你变回人类,你也不用担心再受到司马恪的控制了。”

回生实验自从上次出现了第一例成功案例之后,夏均和墨子卿继续更加精确地调整实验变量,使得成功率不断上升,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他们打算在成功率到达上限无法再提高,并且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候,才能让赵景行和忧离实施回生计划,变回人类。

忧离点点头。夏均很早以前就对她说明了情况,她变成人类之后,就会渐渐地成长,衰老,不再是受任何重伤都可以迅速恢复的不死之身,会感觉到寒冷和炎热,会生病,会疼痛……会变得和他一样,变成他的同类。

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先擦干身子,穿上衣服吧。”夏均从自己的空间容器里取出衣物递给忧离,忧离刚刚接过来,实验室的门就被猛地打开了。

“均均,出事了!”

闯进来的是穿着一身研究服的墨子卿,看见研究室里裹着毯子的忧离,被惊了一跳,但是也没有多问,直接十万火急地转向了夏均。

“种植变异青霉菌的那个培养室断电了,所有的变异青霉菌现在都已经死亡,包括冷库里保存的备用菌种在内!”

夏均的脸色骤然一变,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对面的培养室里面。温度一向靠着制冷保持在七八度的培养室里,现在和外界的温度相差无几,属于夏季海上的热意扑面而来。

一排排大型玻璃试管和培养皿中,那些原本呈现出金黄色泽的变异青霉菌,现在全都褪去了那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变成了一片干枯黯淡的灰黄,显然是全都已经死了。

墨子卿从国外带回来的这种变异青霉菌十分娇气,只能在摄氏零度到十度的低温环境中才能存活,置于高温下一段时间就会彻底死亡。培养室里都是靠空调制冷,将室内温度控制在十度以下的,但现在制冷停了,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一样,都有三十度左右,这些变异青霉菌自然很快就热死了。

“我已经让人去查过了。”墨子卿的神色很是沉重,“是战斗时候飞到这附近的流弹,炸毁了一部分电缆,导致培养室意外断电。因为当时整个基地都在战斗中的警戒状态,也没有及时去检查,等刚才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我们连一点菌种都没有,想重新培养都培养不出来。”

变异青霉菌能够抑制丧尸病毒的繁殖,是回生实验中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材料之一,没有了它就不可能进行回生计划。这个消息简直是比敌袭更加糟糕的消息。

夏均同样眉头紧蹙:“已经提取出来的变异青霉素成品还有多少?”

“还没用掉的,只有三份标准剂量。”墨子卿叹口气,“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材料再进行实验,继续提高成功率了。”

“等等……”夏均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忍不住打断他,“……你不是从欧洲带回来这种变异青霉菌的吗?我们还可以再去欧洲找啊!”

“最好别抱太大希望。”墨子卿沉重地摇摇头,“当时我带回来那些菌种的时候,他们那个研究所正大难当头,已经被数十万的丧尸大潮包围了,能幸存到现在的可能性少之又少。变异青霉素的保质期只剩下十二个小时左右,赶紧通知景行一声吧,你和忧离也赶紧做决定,要么放弃,要么……就赌这百分之六十的成功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