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2)

加入书签

第213章 透露

薛夷光得知宣平侯府的事情是在第二日。

“你说廖氏和苏夷观和离了?”薛夷光听后微微有些惊讶, 在这个时代敢于放弃孩子,和离的女子真的是少有,就是薛夷光也佩服廖氏的勇气, “和离对廖氏是最好的, 希望以后廖氏能够顺遂一生。”

梧桐上前帮薛夷光整理好图纸,郡主从回来的时候就一直在画图纸,修修改改, 已经一个多月了, 她本来是不想宣平侯府的事情的打扰到郡主的,只是郡主昨日对此事颇感兴趣,她觉得这些事情郡主一定也会有兴趣, 所以才过来和对薛夷光说这些事。

“廖氏确实可怜, 不过也确实有勇气。”梧桐感叹道:“昨日据说是齐国公府的人将宣平侯世子送进了京兆府中。”

薛夷光听后道:“裴邵在这件事上还算是拎得清, 他要是不把苏夷观送到京兆府,只怕京兆府尹在朝堂上饶不了宣平侯府!”

梧桐疑惑道:“京兆府尹不向来喜欢和稀泥的吗?怎么在这件事上这么强硬?”也不外乎梧桐这么评价京兆府尹,历来的京兆府尹各个都是出了名的会和稀泥,如今的京兆府尹马润泽也是如此,这位马大人也是如此,向来是左右逢源,谁也不想要得罪。

其实,京兆府尹难当,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京兆府尹正四品的官职,其实若是在地方上来讲也是封疆大吏了, 但是在京中这个皇亲国戚,公侯爵府遍地的地方, 正四品的官职还真的不够看, 所以京兆府尹向来是夹着尾巴做人, 每家每户都不得罪。

“咱们这位马大人是喜欢和稀泥,但是他并不蠢。他和稀泥的时候一定是在打官司的双方都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但如果一方强势,一方势弱,马大人也是雷厉风行的。”薛夷光笑着道,历朝历代能做京兆府尹的都不是傻子,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本事那都是一流的,而且这位马大人在京兆府尹的位置上一坐就是这么多年,没点本事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马府尹选择立时缉拿苏夷观是最明智的举动,因为他这个举动合理合法,走到哪里,便是到御前,他都有地方说理去。”薛夷光继续道:“比起宣平侯府,礼部侍郎周康无疑是强势的一方,而且周家是受害者,所以马府尹偏向周家,合情合理。”看似是和稀泥,但是这个稀泥到底该怎么和,什么时候和?用什么方法和?这都是有讲究的。显然,京兆府尹马润泽精于此道。

“那齐国公世子将宣平侯世子送到京兆府,是不是就意味着齐国公世子不会帮宣平侯府了?”梧桐问出心中的疑问。

“裴邵只是不让宣平侯府在此事上被抓住把柄。”薛夷光说道:“不管裴邵帮不帮宣平侯府,最起码在此事上,裴邵的处理都是对的。至于他到底帮不帮?”薛夷光说到这一笑,道:“有苏夷玉在,裴邵会帮的。”

梧桐听到这话有些气愤,裴邵和苏夷玉给自家郡主添了多少麻烦,甚至还想要坏郡主的名声,梧桐对这二人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他们两个凑成一对也好,省的祸害了别人。”

不管是宣平侯府还是齐国公府,梧桐都不喜欢,接着道:“只是齐国公府要是插手,礼部的周大人会不会……,到时候岂不是便宜了宣平侯府。”当初郡主在宣平侯府受了多少委屈,梧桐一直看在眼中,而且她看到的这些还都是郡主得了太后的青睐,她被赏下来伺候郡主以后,她听府里原来的丫鬟说,郡主以前受得委屈更多。

那宣平侯世子幼时也是喜欢欺负人的主儿,宣平侯世子打碎了老太太最喜欢的一个花瓶,不敢承认,推到他们郡主身上,宣平侯府老太太根本不听郡主分辨,直接让郡主在外面的雪地里跪了一夜,那时候郡主只有五岁,冬日里的雪地里多冷啊,等到早上的时候郡主已经发起了高烧,要了郡主的半条命。

就是现在,郡主的膝盖在冬日里也冰凉地厉害,都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所以梧桐在得知苏夷观出事的时候,心中是高兴的,这些人终于得到报复了。

薛夷光不知道梧桐的想法,若是知道,也只是淡淡一笑,她说过,她和宣平侯府的恩怨早就在她知道自己身世的时候了断了。她幼时在宣平侯府是受了不少委屈,长大后她也报复回去了很多。

“你觉得周大人会便宜宣平侯府吗?”薛夷光说道,她这个人不是不记仇,当初苏夷观那样对她,她让苏夷观进入国子监是没有能力的无奈,当她有了能力时,苏夷观一样会被驱逐出国子监,这比从来没进过还要受人嘲笑。

对于苏夷观,薛夷光除了幼时以外,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是只幼时的那段经历,每每到下雪天还会冰冷的膝盖,薛夷光道:“周大人是没有齐国公府势大,但是周大人只有一个独子,独子被害死,连传宗接代的儿子都没了,周大人岂会善了?”

“去让人透露给周大人,苏夷观养外室了。”薛夷光对着梧桐道。这件事她本来是不知道的,只是昨日她对苏夷观的事情感兴趣,太子特地让人送来了对苏夷观的调查,包括养外室的事情,其中更有意思的是廖建业也知道此事,想来廖家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和苏夷观和离,应当是这外室的事情起了作用。

“我们再去给这件事添一把火。”薛夷光淡淡地道。

梧桐听到后,眼中满是兴奋,道:“我这就让兄长去办。”

说完这些后,薛夷光手上的图纸也画完了,然后对着梧桐道:“将这些都送到东宫。”

梧桐应是,拿着图纸退下,就在这个时候,周皇后身边的人过来说是周皇后让她过去一趟,说是永淑公主回宫了。

永淑公主比薛夷光大上一两岁,原本景祐帝是想要将女儿再留上两年再赐婚的,但是无奈女儿外向,永淑公主愿意嫁人,景祐帝只能感概女大不中留,不舍地将女儿嫁了出去。

薛夷光见到永淑公主的时候,永淑公主旁边还站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青年,薛夷光记得这青年是德妃的娘家侄子,自幼和永淑公主关系不错,生得也姿容俊秀,看样子对永淑公主也极为体贴,比如现在青年扶着永淑公主坐在一边,看着永淑公主,目光专注而包容,在永淑公主和德妃还有周皇后说得兴起的时候还时不时地递上一杯清茶,脸上没有丝毫地不耐烦,体贴极了。

一个人爱不爱对方,是可以看出来的,就比如现在的青年,那目光中流露出的包容,不是能装出来的,特别是青年看着永淑公主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着笑意,显然是很爱永淑公主。

永淑公主看着薛夷光进来,连忙笑着迎上去,上下打量着薛夷光,看到薛夷光身上没受什么伤,心中松了一口气,道:“你都快把我吓死了你知不知道?去胡族?这么危险的事情你都能干得出来?我看你这一天天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以后得让太子殿下好好管管你!”作为公主,永淑公主并不太清楚朝中的政务,知道薛夷光的事情还是前些日子京中传来捷报,北疆大胜,安国公为部下将士请功和女儿永嘉郡主和暗探请功的奏书上报景祐帝,接着太子爷拿出了薛夷光上报的暗探在胡族的具体行动,包括刺杀等事情。

一时间永嘉郡主的威名在京中传开,那个时候永淑公主才知道自己小伙伴干了什么大事!她听得心惊胆战的,生怕小伙伴出了什么事,一直担心着,所以昨日听说薛夷光进了京,今天就跑来了

薛夷光听到永淑公主的嗔怪和打趣,直到永淑公主是真的担心自己,笑道:“让你担心了。你成婚的时候我不在京都,我还未恭喜你新婚之喜!”这是薛夷光的一件遗憾,永淑公主成亲的时间正好是她在燕云的时候,没参加好友的婚礼,是一件遗憾。

“你的贺礼我都收到了。”永淑公主心里也有遗憾,只是薛夷光给她的添妆件件精美,都是她喜欢的,“不过咱们可说好了,以后我的孩子可得认你作干娘呢!”

薛夷光正打算应好,旁边的德妃就赶紧呵斥道:“说什么胡话呢!你孩子日后得喊永嘉舅母!”她真的快被女儿愁死了,这哪有认未来太子妃作干娘的,更何况永嘉郡主本来就该是孩子的舅母!这先论姐妹情,把太子扔到了一边,她到底是怕周皇后介意。

永淑公主听到自家母妃的话,有些想要捂脸,她虽然一直知道永嘉会是未来的太子妃,不然刚刚也不会说出打趣的话,但是她完全没有意识到永嘉会是自己的嫂子,自己孩子未来的舅母,永淑公主看看薛夷光,再看看上首的周皇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周皇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还和德妃笑道:“这两个孩子的感情真好,到了下一辈也不会生疏了。”

德妃听到这话,心中更为高兴,“您说的是,长辈们的感情好,晚辈们自然感情也好。”有周皇后这句话,她的外孙前途无忧。

第214章 八卦

另一边永淑公主给薛夷光介绍了自己的丈夫明桦, 看得出来永淑公主和明桦的感情很好,两人之间视线一直交合在一起,明桦在对她行礼的时候也是目光清明。

薛夷光看着这两人, 在这个时代表兄表妹是很正常的结合,虽然身为后世之人, 薛夷光不建议如此成婚, 但是对永淑公主和明桦,薛夷光抱着满心的祝福。

之后永淑公主就一直拉着薛夷光说话, 问她最近的情况, 以及在胡族发生的事情,薛夷光将其中凶险的事情都去掉, 只是像讲故事一样告诉永淑公主, 其中包括更多的是燕云和胡族的风土人情, 当然薛夷光也讲述了秋颖的故事。

对于薛夷光来说,永淑公主和她不一样,永淑公主是真正被德妃娇养出来的公主,一辈子都没有遇到什么太烦心的事情,出嫁后也是夫妻恩爱, 顺风顺水,她又何必在永淑公主这样顺遂的一生中增添那么多的血腥和恐怖呢?

永淑公主身为皇族, 只需要知道将士保家卫国是拿生命换来,知道这江山是无数人付出了无数代价守护的,知道去尊重这些人, 祝福这些人就好, 至于这其中的机密要事, 也不是永淑公主可以参与的。当然不是薛夷光看不起永淑公主, 而是永淑公主没有这方面的志向, 她曾经在自己科举的时候问过永淑公主要不要一起,永淑公主很直白地告诉她不要。

她那个时候就知道永淑公主的想法和大部分的大魏宗室贵女相同,她们身分高,就是出嫁也没人敢欺负,只想要自己的一生肆意飞扬,像是朝政这些太费脑子的事情她们并不是很喜欢,她们更喜欢游山打马球狩猎这样的活动。

虽然志向不一样,但是薛夷光觉得人生在世只要开心就好。她若不是穿越而来,时代的落差太大,总有一些违背她原本认知的事情被当作合理的事情在发生,不然她也不会选择走这样一条艰难的路,人活得轻松一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运。

薛夷光耐心地听着永淑公主的话,特别是说起自己驸马明桦的时候,永淑公主眼里都是带着幸福的,这种幸福,其实她很少在这个时代的女子眼中看到,永淑公主无疑是幸运的,其实想想也是,永淑公主是最受宠的公主,嫁得又是自己的外家,若是这样还过得不好,那么天下就更少有女子过得好了!

“说起来,我还想要问你,你和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永淑公主说完自己和驸马的事情,转头八卦地看着薛夷光,她现在对薛夷光和太子的事情好奇极了,“你瞒得可真够好的,赐婚前我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她当时听到赐婚圣旨的时候根本就是懵的,她当时还抬头看了眼薛夷光,生怕好友是被迫的,结果后来发现是自己多虑了,她一早就想要问这件事,只不过之后薛夷光很快就出发去了燕云,她一直没有问成。

“也不是什么大事。”薛夷光笑笑道:“当初你在忙着选驸马,我就没拿这个事情去烦你,再说这事没定下来之前,也不好说。”太子妃毕竟不是寻常王妃,意义重大,不是能随意宣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