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朋友,就不怕得罪(2 / 2)
帮人做贷款担保人这种事,一定要想清楚,贷款是有一定风险的,有可能还上,也有可能还不上。还上了还好,还不上呢?只能由担保人承担。如果你想帮忙,就要做好替对方偿还的准备,没有这个准备就不要答应。
◎ 有话直说,才能有效沟通
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表明态度,在保证礼貌和尊重的前提下,尽量直白一些,才能更有效地沟通。然而,中国人说话办事向来习惯了婉转和客套,很少直来直去。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
军队里,一个士兵的父亲死了,消息传到连队时,士兵们正在操练。连长把那个士兵叫出队伍,告诉他说:“你父亲去世了。”长官得知此事,对连长说:“以后说话别太直了,你那样说,对战士打击太大了,人家受不了。”后来,连队里又有一个士兵的母亲去世了,连长想起长官的话,便对战士们说:“母亲还在世的,向前走。”紧接着,对那个母亲去世的士兵说:“你,站在原地,别动了。”
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说话时适当婉转一些是理所应当的,不过像笑话里那样兜圈子就没必要了。
除了适当婉转之外,说话也不要过分客套,否则大家猜来猜去,很容易引起误会和矛盾。比如,有人到你家里做客,送你一份礼物,你心里很高兴,可表面上却推辞,几次三番,推来推去,人家难免会犯嘀咕:“这是跟我客套,还是真的不想收呢?不想收的话,是怕欠我人情,还是压根儿就不愿意跟我来往呢?”
很多人不好意思说出心里话,殊不知,对方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你帮忙,也许正是抓住了这个弱点。
珊珊在一家私企做文员,因为性格比较外向,人缘很好。和朋友同事相处,谁都免不了偶尔需要借钱周转,对此,珊珊基本上都不会拒绝,大多数人都能按时把钱还给她,只有一个姓韩的同事让她很头疼。珊珊和小韩在一个办公室,相处一年多来,两人的关系一直都不错。和珊珊一起出去吃饭时,她说钱不够,回单位给,可之后就没了下文,拜托珊珊帮她网购衣服,事后也不说还钱的事儿。
刚开始,珊珊以为小韩是忘了,再加上钱也不多,她就没放在心上。可次数多了,珊珊的心里难免有了疙瘩,因为钱虽然不多,但毕竟是自己辛苦赚来的。
几天前,正在休假的小韩又给珊珊打来电话,托她帮忙给周末结婚的同事带一份礼金。想到她以前欠自己的钱连提都不提,珊珊想当场拒绝,可又一想,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好闹得太僵了,就答应了下来。
小韩上班以后,似乎又把欠钱的事儿给“忘”了。珊珊委婉地提醒了小韩一次,小韩嘴上说还,可几个星期过去了,还是迟迟不见她还钱。珊珊很纠结,明着要吧,拉不下脸,怕伤感情,暗示得太委婉了吧,她又不当回事儿……
小韩一再找理由借用姗姗的钱,而且每次都不还,这明显是想利用姗姗磨不开面子的弱点,故意为之。既然小韩已经答应还钱,说明她是认账的,那么姗姗不妨让她打个欠条,并注明还款期限,这样一来,就会省去很多麻烦。欠款的数目不大,相信小韩不至于为了这么一点儿钱而背上赖账的坏名声。
别总顾着对方的感受如何,很多时候,对方没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在请求帮忙之前,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干脆地拒绝别人,是尊重双方的时间。直接说不行就好,找太多理由反而是对别人不尊重。
与人交往时,我们不妨坦率一些,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有一个博学的老者深居简出,很多人仰慕他的学问,想去拜访他。老人并不拒绝访客,但他有一条规矩:每次和人见面时,他都要限定谈话的时间,有时是20分钟,有时是半小时,有时是一小时。时间一到,老人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时间到了,我要去工作了。”
访客即便再不情愿,也会尊重此前的约定。每位来访的客人都很感激老人,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但正因如此,他们才觉得自己获得的知识格外宝贵。
生命是自己的,时间也是自己的,尽可能地让时间属于你,由你支配,而不要让他人来浪费、占有、挥霍你的时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真诚和坦率,我们不妨有话直说,因为这种沟通方式有利于双方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 请客吃饭别总“不差钱”
在小品《不差钱》里,本山大叔想请毕姥爷帮忙,因为手头没什么钱,又顾及面子,便给小沈阳扮演的餐厅服务员一百元钱,让他和自己一起演戏,以免毕姥爷点太贵的菜。结果,本山大叔的“抠”,连身为“同伙”的小沈阳都看不下去了,于是讽刺道:“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钱乃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吗?人死了,钱没花了。”本山大叔马上回敬道:“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人还活着呢,钱没了。”
生活当中,请客吃饭在所难免,如果条件不充裕,应该怎么办呢?
小周有两个朋友从外地过来找他玩儿,可他最近手头比较紧,怎么办才好呢?想来想去,他决定用团购的办法,这样一来,不管是吃饭、唱歌,还是住宿,都能省不少钱,虽然跟正常消费相比少了一些服务,但总体还算过得去。
晚上,大家吃了饭,也唱了歌,小周把朋友送到团购的那家宾馆,可在离开时,却无意中听到朋友议论:“好不容易来一次,他用团购应付咱们,也太小气了吧?”
小周听了以后觉得特别郁闷,团购怎么了?吃的东西和环境都一样,还能省下不少钱,很多人都习惯这种消费方式了,有什么丢人的呢?
不管有钱没钱,节约一点儿都不是坏事。小周的做法并不丢人,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还能对朋友尽地主之谊,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应当反思的不是小周,而是那两个朋友。
一起出去吃饭时,经常见到抢着埋单的场景。抢着埋单的一定是不差钱吗?未必,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是出于爱面子。
网络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李某是一家个体企业的老板,由于经营不善,企业连年亏损,但他爱面子,对外总说自己的生意赚钱,和朋友吃饭时,也抢先结账。虽然明知道自己没有钱,但李某总是从容地用信用卡结账,在朋友面前,他仍然很风光。透支的信用卡总是要还的,发卡银行的客户经理天天给他打电话,要求他按照规定还款。但他碍于面子,每次接到电话都是一套说辞:“对不起,您电话打错了,我不可能透支银行卡!”随后就把电话挂了。
就这样,李某的两张信用卡一张透支了1.2万元,另一张透支了2.3万元。由于李某未按规定还款,也不接银行客服电话,无奈之下,银行向市经济犯罪侦察大队报案,要求追究李某信用卡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李某在公司被公安人员带走,不久就被刑事拘留。朋友们听说李某因为透支了3.5万元还不起被拘留,感觉非常意外。据了解,李某近几年经营不善,不仅没有赚钱,还欠了不少债,还把自己的房子卖了抵债,平时的行为全是装的。
李某的朋友们来到法庭,听辩护律师说李某透支的钱主要是用于请朋友一起吃饭,大家都很不好意思,认为李某在朋友面前太爱面子,才导致今天的后果。为了搭救李某,朋友们主动为他凑了3.5万元,交到法院替他偿还信用卡透支款,同时又凑了2万元交到法院作为李某预先支付的罚款,请求从轻处理。
李某的行为构成了信用卡诈骗罪,但因其无前科劣迹,又属于初犯,自愿认罪,而且朋友替他偿还了银行透支款3.5万元,减轻了银行的损失,因此,他的辩护律师请求法院从轻量刑。
李某在法庭上非常后悔,他认为,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装”大款。银行让自己透支是因为自己有信誉,但自己不该明知无法按照规定还钱还透支,不仅透支了信誉,还把自己弄进监狱。李某请求法院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并表示今后一定诚实做人,再也不“装”了。由于李某认罪态度好,朋友替他偿还了银行透支款,并替他向法院交纳了罚金,法院也采纳了辩护律师的意见,给予从轻处罚。
请客吃饭还是要量力而行啊。李某为了面子抢着埋单,请朋友吃饭,结果透支了信用卡,差点进了监狱。不过还好,关键时刻,朋友们能挺身而出,帮他渡过难关,可见他请的不是“酒肉朋友”。既然是可以共患难的朋友,那么在他们面前有装的必要吗?至于对那些不能共患难的酒肉朋友,就更没有装的必要了。
小周有几个哥们儿,大家平时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别的朋友在一起,总是因为抢着埋单头疼,可这几个人倒好,吃饭时挺痛快,到了埋单的时候,谁都不出声。
前几次,小周碍于面子,就主动把单买了。一个月下来,差不都有一半工资都花在这上面了,他越想越不是滋味:按理说,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如果一起出去吃饭,要么aa,要么轮流做东,总是他一个人请客,哪里吃得消呀!
后来,他们找自己的时候,小周尽量推辞,可他们总说:“是不是不把我们当哥们儿啦?”之类的话,他推辞不过,只能赴约,到了埋单的时候,还是老样子。
本山大叔在小品里那种小气的做法固然不足取,不过“人活着,钱没了”的滋味也确实不好受。朋友之间虽然不能斤斤计较,但也不能失去公平。如果朋友一再约你出去吃饭,可到结账时却总无动于衷,这种场合,以后干脆别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