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上 这个罗刹少根筋(2 / 2)
“哼,连妆都懒得化!它这么明目张胆在登城混,当我不存在啊!”伏燨冷冷道。
伏燨口中的“它”,其实是六界比较有名气的恶鬼——罗刹。之前青鸟之所以拍不到它的身影,在事故现场也没发觉任何不对,主要认定是恶兽所为,总会留下实实在在的线索。就如九尾狐一般狡猾且法术奇高的灵兽,也难免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这一招,叫做物质交换原理,又称为“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青鸟还真是从人类这里学来的。
这一理论最早是20世纪初由法国著名侦查学家艾德蒙·洛卡德在其编著的《犯罪侦查学教程》提出。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这种物质交换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为痕迹性物质交换。即人体与物体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的交换。如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足迹、作案工具痕迹以及因搏斗造成的咬痕、抓痕等。
第二种为实物性物质交换,又可分为有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前者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和宏观物体的互换,微观物体的互换指在犯罪过程中出现的微粒脱落、微粒粘走,如纤维、生物细胞的转移,宏观物体的互换指作案人遗留物品于现场或者从现场带走物品等;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如有毒气体与无毒气体的互换、刺激性气味的遗留等。
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这一原理对物证技术学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而且和灵界修炼讲求因果的法门不谋而合,用起来顺心顺手。青鸟借鉴人类的智慧,着实立了不少功。
罗刹却是一个例外,它是鬼,本身并没有实体,所以才没有什么可以交换的物质。用人类的说法:现代科学认为鬼是一种脑电波,人脑在思考时会产生大量电磁波,在人死时,会将这些电磁波释放出去,当这些电磁波遇到和本身频率相同的活人的脑电波时会产生共振,此时活人会看到或听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储存在死者脑电波中的信息,通常携带的都是恐惧、惊慌、怨恨,因此被人认为遇到了鬼。通常体弱多病者大脑的电磁波易波动,就容易与其它电磁波产生共振,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在生病时更容易看见鬼的原因。而且,在人身强体壮时脑电波的强度也比较大,被释放后不容易消散,所以年轻人死后更容易闹鬼就是这个原因。
罗刹,本是食人肉之恶鬼。《慧琳意义》卷二十五中记载:“罗刹,此云恶鬼也。食人血肉,或飞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书卷七又说:“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讹也(中略)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
从这个方向去想,稍微一联系,便大概知晓,是一只罗刹借那年万圣节阴气最重之时潜入人间,出来作怪吃人。青鸟愤愤道:“鬼一般都是大半夜出来,不过登城发生事故的时间早晚都有,不知道这只罗刹有什么特异的本事,大白天也能跑出来——”
“可能是高人指点也说不定。我让你查的那个QQ号有线索了?”伏燨问道。
“上午刚刚给我的,哪有那么快!怎么,和这个有联系?”青鸟瞪大了远远的眼睛。
“你查出来再说,打车!”
“干什么?”
伏燨活动了一下僵住的后背:“去夜光杯酒吧街捉鬼啊!快点的——”青鸟一脸懵,伏燨没好气接道:“怎么,要不你背我过去?”
“我不是怕你的伤——要不给老大发个信息,顺手把这事办了?”青鸟试探道。
伏燨不屑瞥了青鸟一眼:“对付罗刹这种小屁事,我吹口气就办了。我现在无非是变不了身飞不起来,只要把我拉到现场,分分钟搞定!用不着麻烦别人,你少废话,赶紧打车!”
青鸟边用手机搜索快车,一边嘀嘀咕咕:“走路都费劲,还嘴硬,我看你怎么分分钟搞定。平安夜,又是大雪,加钱打车都挺费劲的!”
四十五分钟后,伏燨和青鸟的出租车才停到夜光杯酒吧街举办化装舞会的酒吧门口,伏燨被弄得没脾气。前几天没有法术倒还罢了,反正大家都动不了,心里还算踏实。现在正是“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时候,难得想休息两天,事情还偏偏找上门来。想到此处,伏燨气不打一处来,一个破罗刹捣什么乱,平时成百上千都不再话下,如今只能硬着头皮上。速战速决吧,伏燨第一次怀念老大家那张硬邦邦的大床。
青鸟见伏燨浓眉皱在一起就没松开过,关切问道:“要不要先歇一会儿?还是我发微信——”
“我说了不用,替我买包烟去!”
“啊?你还抽烟?对伤口不——”
“让你去你就去,那么多废话!”
青鸟不敢招惹伏燨,赶紧跑到旁边的便利店买了一包硬盒中华
递过来:“既然想抽,就抽好点的,对身体损害小一些。”伏燨忍不住一笑,随手将香烟揣到口袋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