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沉重的负累感(2 / 2)
没法得到解脱。
这大概就是我只能当当小流氓,永远也没法加入真正的黑社会的原因。
摩根眼中露出了然之色,他理解我,这叫我充满感激,顺便也对十号酒馆充满感激。
要不是那个鬼地方,我上什么地方去认识一个这么古怪的医生啊。
我又顺便想,这几天没我在那儿盯着约伯的酒,又没有摩根盯着喝假酒喝到晕死过去的人,十号酒馆可能又被人烧了也不一定呢。
这时候摩根把我的思绪拉回了正题:“那么,铁了心干下去吗?”
我苦笑起来:“操,说得好像老子有选择一样!”
他很无所谓:“没选择才干净,你以后就知道了。”
咪咪随手递过来一个五英寸的迷你平板电脑。
我瞅了一眼就打了个寒噤,嘀咕着转过头去:“买本《花花公子》也好啊,这一大早的。”
他强迫我正视,说:“这是芝加哥独居老人连环凶杀案的杀手profile。”
案件现场的图片旁边有字,我忍住反胃的感觉去看。
受害者的特点汇总:六十五到七十五之间,儿女长期在外或孤寡,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一半以上局部瘫痪,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退休前都是专业人士或高薪企业雇员,因此都能维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准,这从他们所住的住宅区和家居环境可见一斑。社交生活不活跃,因此大部分人受害后超过三天才被人发现。
都死于利器造成的全身性重伤,第一刀都是捅在脸上。
“这些都是谁找出来的?”
摩根说:“警察。”
当实在破不了案的时候,他们就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归纳总结案件特点上面,不落下任何细节,揣摩再三,希望突然之间就灵光一闪,上帝打开一扇破案的窗户奖赏他们的执着。
“我算知道前任芝加哥警察局总局长那天是干什么来了,他真的病了吗?还是咪咪你去给人家下了毒?”
咪咪没什么,倒是摩根有点赧然,双双不搭这个话:“警察不是判官,在没有真正线索的情况下,无论搜集到多少案件的细节,都判断不出谁是凶手。”
我觉得自己脑子坏掉了:“我可以?你们是要我改行当侦探吗?”
咪咪摇摇头:“芝加哥警方不算差劲的了,而奇武会更是拥有世界上可能最好的刑侦团队。他们的风格非常精细务实,并不是想象中只凭借一厢情愿替天行道的乌合之众。所以,一种可能性是斯百德他们故意考验你,但事实上已经查出了谁是真正的凶手;另一种是,他们真的对此无能为力。”
这两个小王八蛋一搭一档跟说相声一样,搞得我沮丧得很:“他们都无能为力的话,那就是一个不解的谜题了吧?”
“对于侦探或警察来说确实如此。”摩根懒洋洋地说。
照我的经验,这种口气之后,通常都跟随着一个浓墨重彩的but!!
“你是个好人,but,我爱上了另一个坏人。”
“这个项目实在是太好了,but,我已经投资了另一个项目。”
那么,这儿的but是什么?
咪咪半靠在病房的沙发上,伸了个懒腰说:“所有连环杀人案都是一个谜语,而这个谜语的答案,天然存在的地方就是——受害人的眼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