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货币改革跪求月票与书评(2 / 2)

加入书签

一是朝廷开设了一种叫做“银行”的新鲜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拿银子存在里面,非但不像其他银号那般收保管费,还会按月付给利钱!

这简直相当于银子能生银子了!

起初民间还不太相信,都保持观望态度。只有个别家中阔绰不在于那点儿银子的人,拿出一两五钱的存了进去,换到一张“存单”。

待一个月后,这些吃螃蟹的人持存单去取银子,果然顺利拿回了本银和利钱。虽然只有五毫的利,但白得的谁还嫌少?

于是人们胆子大了起来,开始三五两的存,有些胆子大的小户人家也试着存了个十几几十文的。

另一件奇事儿便是全国各地都有人收取宝钞!

一开始是一两银子收二百两宝钞,后来竟一路高涨,最后稳定在一两银换六十两宝钞。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为何收这些废纸,但能把废纸换成银子却没人会拒绝。

前后仅两个多月,三千七百多万两的宝钞就被先后送到了应天祥指定的地方,那十八家巨贾也顺利地将九十多万两现银带了回去。

当年秋分时节。

大明各地一共十八所银行皆是顾客盈门,由于各银行从未有过丝毫拖欠兑付的情况——按规矩,十两之内当日可取。五十两之内三日可取。千两之内十日可取。

加上有户部做为担保,银行在百姓心中已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甚至有人从数百里外赶来存钱。每天往来于银行之间的银车络绎不绝,从而又促进了各重镇之间木轨道的建设,毕竟这东西运银子又快又安全。

同时银行开始向外小额放贷,不过暂时只针对工部、商部名下的产业,诸如军器局、木轨道局、造船厂之类。

宝钞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江南一带已有人出一两银换四十八两钞的价钱了。

南京。

紫禁城,乾清宫。

“陛下,”户部尚书张沧海手持一份清单,禀道,“近半个月来,每日仅有四五百两的宝钞送来,而且还有减少之势,臣以为,民间的宝钞应当已收得差不多了。”

朱琳渼问道:“一共收上来多少宝钞?”

“回陛下,共六千三百三十万两。户部共兑付一百五十八万两现银。”

朱琳渼点了点头,按照户部留底的资料,正德朝之前,朝廷一共发宝钞五百万两,其后从崇祯朝开始一直到隆武朝,都疯了一般滥发宝钞,前后共超过六千万两之巨!

“用一百五十万两便买回朝廷信誉,这钱花得值。而且这笔钱很快就能收回来。”朱琳渼微笑道,“要说来还得感谢建虏,若没有他们留在沈阳的那五百多万两,回收宝钞和建银行等事恐怕还要再晚两年才能启动。”

他望向张沧海,“张部堂,我让你准备新钞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陛下,一共三百万两,皆已备妥。”

“好,十月初三,全国各地正式发布新宝钞。”朱琳渼道,“各环节皆按我事先吩咐施行,有劳张部堂了。”

“臣领旨,必不负圣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