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陌刀,棉甲(2 / 2)
李存明却摆摆手道:“朕不打算在军中大规模装备陌刀,组建起一支两千人的陌刀队就可以了。”
翁之琪不解道:“这是为何?”
“你们看,陌刀太大太沉重了,且耗费银两。如果是在唐宋时期,要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军队里装备陌刀一类的武器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可如今不同了,火器急速发展,未来必定是火器的天下,咱们要与时俱进。”
李存明耐心解释道:“火器的发展,给军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后军队更讲究灵活机动,不仅是武器,就连铠甲等防御器械,也会变得越来越轻便。朕组建陌刀队,不指望靠它打败建奴,一来是为了壮我军威,二来当作督战队、将帅护卫队来使用。”
毕登辅研究火器日久,听到皇上这般说,立即领会在心,深以为然道:“陛下英明啊,臣敢断言,得火器者得天下!”
李存明笑道:“得火器者不仅得天下,还得未来!不过以我朝现目前的技术而言,还达不到彻底淘汰冷兵器的地步。陌刀优缺点都很明显,朕倒是想起了戚继光仿制的倭长刀,更加适合兵卒们使用,毕爱卿可以多制造一些出来。”
戚继光仿制的倭长刀,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长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这种刀子又叫“戚家刀”。
戚家刀长约两米,但远比陌刀轻便得多,既延展扩大了武器的攻击范围,又让普通士兵都能使用,两全其美。
“臣遵旨!”毕登辅领命道。
说了步兵武器装备问题,李存明问道:“翁爱卿,骑兵训练如何了?”
翁之琪汇报道:“我军现有战马一万四千余匹,为了防止战马不够用,臣只选出了一万名骑兵。日日操练,士兵们的骑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为了能够适应战场上的枪声、炮声,骑兵营与车营同时操练,车营放炮时,骑兵就在一旁往来奔驰。”
“这个法子相当不错!”李存明欣慰地笑了笑,又问,“骑兵们都装备棉甲了吧?”
“是的。”
李存明道:“不仅骑兵要装备棉甲,普通士兵也要装备。棉甲能有效抵御火器,且符合朕灵活机动建军的思路,要不遗余力生产并装备起来。”
明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棉甲用布加棉花缝成,结构就像一般的棉袄一样,肩部延长出五寸用以保护肩关节和大臂,下部长度足够盖住膝盖。棉甲表面需要用线细细纳过,这是为了避免棉花移位,与现代的羽绒服上的纳线的原理是一样的。
棉甲制好后,要用水泡透,然后铺在地面上,用脚踩实。棉花制成的被子是不能用水洗的,因为洗过之后,棉花就会变的紧实,不再蓬松,这样保暖性就差了,但是棉甲的要求和被子刚好相反,不能蓬松,要越紧实越好,这样才轻便好用。
棉甲泡水踩过后,再晒干,就制作完成了,制好的棉甲不吸水,不容易霉变,对鸟枪也有较好的防御力。
而棉甲的制作工艺也经过持续改良,并非全部以棉填充,内部会添加织物、牛皮、纸等材料提升防御力,实际上成为了复合甲。
许多人看影视剧,见清兵穿着棉甲,就认为棉甲是满清发明的。其实不然,真正创造发明棉甲的还是大明朝,只是传到了满清、朝鲜,被他们发扬光大而已。
“全军装备棉甲,恐怕还要些时日,军器局正在努力制造。陛下,军事院任务繁多,臣建议再招募些匠人。”毕登辅道。
李存明叹道:“朕就是缺时间哪,否则不会在大顺灭亡后火急火燎赶回南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招募匠人之类的小事,以后不必汇报,全由军事院负责即可。走,再去看一看新军线式战术操练得如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