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禅泰山,四议封禅(2 / 2)
但凡是稍微有一点朝堂头脑的官员,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和李二陛下顶牛对着干。
终于,贞观朝堂上,第一次全员表态支持,通过了关于《贞观十一年泰山封禅的重大决议》。
在朝议上,李二陛下雄姿英发地昭告天下,他降于泰山封禅,并下诏公卿博士商定封禅的礼仪。
鼓励文武百官积极主动,踊跃发言,为圆满成功地举办大唐第一届泰山封禅大典,群计群策,光荣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于是国番监司业兼国子博士刘伯庄、睦州刺史徐令言等纷纷踊跃参与,上表自己对封禅礼仪的了解。
毕竟,封禅这可是多少年也难得一遇的盛举、壮举。
就算不能亲身陪同陛下驾临泰山封禅,能够在封禅盛典的事前准备活动中,崭露头角,也可以展露自己的才能和赢得陛下的好感。
可是因为想要出名的人太多,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上书的官员们相互质疑对方的礼仪,提出不同的见解,还批判《贞观律》中封禅仪注简略不全。
虽然对群臣踊跃为封禅建言献策而高兴,可这人一多、嘴一杂,李二陛下也是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
于是,在幸福中痛苦的李二陛下下令秘书少监颜师古、谏议大夫朱子奢等与四方名儒博物之士,作为正统,共同参议这些封禅表奏的正错得失。
可惜,文无第一。
而且,更因为这是本朝第一届封禅盛典,议论者都疯狂了,在颜师古、朱子奢等人参与之后,在议者更是多达数十家,更相驳难,纷纭不决。
原本就乱成一团的封禅礼仪,现在就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被这些儒生们吵得晕头转向、心情无比烦闷的李二陛下,干脆撂挑子跑了,在程处弼所率领的羽林卫护卫下,先行逃离了长安城,去往了洛阳城。
在前往洛阳城的路上,李二陛下派人给长安城送了一封诏书:
诏书中告诉群臣放心他的安全,他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而提前离开长安城,也不是因为他太想封禅了,而想提前驾往泰山。
而是因为他李二陛下已经许久没有下基层了,没有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的疾苦了,他提前出来,是为了造访百姓的。
对此,陪同李二陛下一起在离宫显仁宫用膳的程处弼,一脸尴尬地看着对面按着筷子不好下口一脸嫌弃当地郡县官员供奉上来的食物不好的李二陛下。
诏书中还有对长安城的一系列人事安排:惯例让太子李承乾监国,由尚书左仆射房宰相等一众宰相辅佐太子处理朝务。
当然,但有不决之事,可命人八百里加急上报给他李二陛下。
至于封禅大典的准备工作,李二陛下光荣地赋予了尚书左仆射房宰相、特进侍中魏征、侍中杨师道三位宰相。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房宰相、魏征、杨师道三位大佬,头皮发麻地相视,并不约而同难受地看着那些唾沫横飞、争得面红耳赤的名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