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古代世族特权(2 / 2)
“依我看,将军大人不是不想审,而是不能审!”
一边埋头处理官文、却时时刻刻注意着厅堂的刘仁轨,精芒一闪,抬头肃然地说了一句,然后又埋头下去苦干。
厅内的几人听得刘仁轨没头没脑没得解释的一句,半天想不明白,哑然无言。
“说得好,我当然知道荆州官员所犯下的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我也知道这些罪证只是所谓的皮毛而已!”
看着几人苦闷烦思的样子,程处弼便好生接过话来,声音清脆而洪亮,轻盈淡然地缓缓阐述。
“我也确确实实想从这些荆州官员身上审出个一二三来,从而打开荆州世族的缺口,但诚如正则所言,三哥我不能审!”
“《礼记·曲礼》有言,“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东汉郑玄注云:刑不上大夫,不与贤者犯法,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
“文官犯罪州府是无权审判的,必须奏请陛下,由陛下交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堂会审,根据其身份、具体罪行进行定罪,而后进行裁决!”
刑不上大夫,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享受的“特权”之一。
自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正式把“八议”写入法典之中,使封建贵族官僚的司法特权得到公开的、明确的、严格的保护。
从此时起至明清,“八议”成为后世历代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历经一千六百余年而相沿不改。
“可三哥初到荆州时,不是将何涛一系,一顿板子,打得屁股尿流?”
程处弼这般一说,尉迟宝琪就更不明白了。
“那是因为他们是武官,尽管他们并不直接掌军,但他们是律属于都督府麾下的文职武官,而武官是没有“刑不上大夫”的特权!”
程处弼摇了摇头,叹着气说来,有惋惜也有哀愁。
古代生活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好,生在平民家庭和一般的武官家庭是没有人权的。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说直白一点就是,对于士大夫,你不能用刑法对付他,而应该对他讲礼法,对于平民百姓,你不应该给他讲理,直接对他动刑,就可以了。
但在唐朝也还好,武将还可以与文官平起平坐,有武勋位作为武将独有的殊荣。
要是在宋朝,武将就是真正的没人权,和普通百姓一样了。
武将出身的枢密使曹彬见到文官都要让道,同样是枢密使的狄青被文彦博、欧阳修活活玩死,文人出身的南宋名将宗泽北伐无错、武将岳飞北伐横死风波亭。
因为文人士大夫,是一种尊隆,是身份,是特权的象征。
荆州世族很聪明,几乎所有子弟都是在文官的道上,就是不是文官的官场子弟,也都有武勋加身,顶着一个小小的勋爵。
尽管有的只是最小的比从七品一转武骑尉,但却可以在关键的时刻保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