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的散国(1 / 2)

加入书签

事情已经商定,随后秦人便开始在千邑城东十里的地方开始修建商旅贸易的场所。

说是贸易的场所,其实也就是很简单的用树木和夯土搭建成几间土坯房而已,然后再筑好围墙,能够简单的遮风避雨就行了。

之所以选在距离千邑城十里之外的地方,其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嬴康和秦人的首领们也考虑到了千邑城的特殊性。毕竟当下的千邑城乃是一个集军事据点与百姓生活的城池于一身的城池。

若是城门大开,谁能够保得住敌人会不会趁着双方进行贸易的机会流进城里呢?

另外一点就是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修建集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地方处在戎狄与中原国家交汇的路边,南来北往的商人都需要经过这个地方。

既有利于交流,也便于缩短距离。于是修好围墙,建好房子之后,嬴康命人在这里烧好开水,摆上干果,安排好双方商谈的地点,然后刘同便带上几个人将这个地方管理起来了。

简单的集市建立起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客商来这里进行货物贸易了。

但那毕竟是在西周时期,中原的商旅们辛辛苦苦的把货物从中原一路运到关中,再从关中运到陇西,这一路下来,也甚是辛。在这里能够有一口水喝,就很不错了。

如果能够在这里进行商品贸易,那就得谢天谢地了。

更何况当下是春天,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原本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商旅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出门寻找商机了。

再加上秦人在西北一再取得胜利,丰戎东迁,这下西北的商路总算是打通了。中原的客商们能不高高兴兴的去西北捞上一把吗?

于是乎,宋国的商人押运着陶器,吴越的商人们带上他们的丝织品以及齐国莒国的海货等等,都开始试探着西北运过来了。

进入函谷关一路向西在进入镐京,继续向西过了程国、虢国,随后再向北进入箭括岭,就来到了满眼黄土色的陇川之地。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从北方下来的荡社戎、绵诸戎等戎狄部落带来的牛眼马匹以及戎狄女人用牛羊皮制成的衣裳。

“各位南来北往的客官,一路过来甚是辛苦,何不在我们这里歇歇脚呢?”刘同毕竟是在关中多个国家混过的,客套话说的是一溜一溜的。

反正这一路走过来,大家都累的不行了,刚好在这里碰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那就歇歇脚顺便看看对方有什么能够跟自己交换的东西,顺便交换交换。

这样一来二往,没过多长时间,大家都习惯在秦人设置的地方进行交换了。再加上这里还有秦人兵马的保护,不用担心深入戎狄境内的危险,何不就在这里进行贸易交换呢?

于是乎,秦人在千邑城东修建的这个集市,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集市越建越大,前来这里交流的南北客商越来越多,无形之中,这个地方竟然成了中原诸国与北方戎狄进行货物贸易的重要场所。

客商来的多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秦人因为这里的商品交换也带来了不少的收入。除了收获管理费用以及赋税之外,也给自己的百姓带来了不少的好东西。

千邑城的大人、孩子、娃娃们拿着各种新鲜的东西玩意,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由于南北交流频繁,秩序稳定,管理得当,大半年过去,又有不少的百姓主动前来千邑生活。使得千邑城的百姓不自觉的增加了好几千人。

嬴康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要知道在物质条件不发达的西周时期,人口的数量可是决定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力最主要的因素啊!

有了这几千百姓,秦人不但可以扩充队伍,还能够继续开垦周边的土地,扩大陇川的土地范围。

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