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福临门_109(2 / 2)

加入书签

……

夜很长。

☆、第一百二十二章

过了元宵,赵成义就要回西北了。军嫂不好当,哪怕祁明诚是个男人也一样。

不过,祁明诚自己也很忙。哪怕赵成义能继续留在家里,等到三月初,祁明诚也得走了,他们还是要分开。在他们各自事业的上升期,他们注定是聚少离多的。所以,祁明诚特别能够理解赵成义。

祁明诚送了赵成义一路,一直将赵成义送出了省,才返回家中。

除去天气太冷这一点让祁明诚备受折磨外,他们这一路倒是过得很甜蜜。这算是他们的蜜月之旅吧。此时没有“蜜月”的概念,但如果祁明诚把这段事情写进他的手稿中,且如果此方世界日后同样衍生出了“蜜月”的概念,那么未来人就有话说了,其实蜜月这玩意儿已经不新潮了,老祖宗们玩过了!

这其实也挺有趣的。

就像是祁明诚穿越前也被人“科普”过,“呵呵”一词是苏东坡玩剩下的啦!

三月,祁明诚跟着四郎、柳念文去了柳家。他们不单是去了柳念文的父家,还一起去了他们的老家。柳念文那位开镖局的堂叔在族中同辈人中排行十七,于是也叫柳十七。他正经的名字是柳向开。

柳向开已经四十多岁了。此时的人均寿命不高,但柳向开的身体却非常硬朗。也许和他练武有关系吧,他不说话的时候看上去有些凶悍,但一开口说话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性格非常爽朗大气的汉子。

祁明诚并非是一个彻底的利益至上者,在众多合作者中,他会把对方的人品当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参考。与此同时,对于柳向开来说,他已经很满意自己的事业了,能更进一步当然最好,但如果只维持现状,他也不会觉得有多遗憾。于是,他同样看重祁明诚的人品和他那计划的可行性。

两个人交谈比较顺利。当祁明诚亲眼见过了柳家镖局的规模后,两人的合作算是初步定了下来。

如此又过去了一年。

祁明诚的民间商业网渐渐铺陈开来了。南婪产的粮食现在大部分依然提供给西北军,但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转为民用了。不过,被服的推广还没有开始。毕竟,现在的皇帝还不是荣亲王啊,要是让人知道了新晋粮商与西北军之间的联系,就能猜出西北军在日渐强盛,那当今圣上肯定要组织内斗了。

这一年中,祁明诚一直在外头跑动,虽时时有信送往西北、南婪和梨东镇,不过他并没有亲自去往这三个地方。等到了六月,祁明诚觉得诸事已经走上了正轨,才打算回下梨东镇,然后再立刻赶往南婪。不管怎么说,南婪都是祁明诚的事业大本营。哪怕有纪良夫妇照看着,他也不能彻底撒开手。

六月中,祁明诚还在赶路,忽然听到了西北大捷的消息。这大捷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捷,西北军终于把异族彻底击散打垮了!好像一切回到了有几位镇国公驻守西北的时代,西北防线变得无比坚固。

因为和柳家镖局有合作,祁明诚的消息变得更灵通了,其实西北大捷的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通报。不过,祁明诚可以确保消息的真实度。当然,柳家镖局的规模也在祁明诚的帮助下扩大了几倍。

祁明诚心里非常高兴。

国安邦则民安乐,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

不过,祁明诚的高兴中当然还夹杂着非常重的私心了。西北能够彻底稳定,意味着赵成义的自由度肯定有所提升,那么当祁明诚回梨东镇看过亲人后再回到南婪时,说不定赵成义也能赶到南婪了。他们以后相处的机会肯定要多上很多。两个人如果能相聚在一起,时间仿佛都能因此变得温柔起来。

就算他们什么都不做,只要能睡前道个晚安晨起问个早安,心情都会变得格外好!

当然,如果能做点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那就更好了。

如果说六月中的消息还不够让人觉得震撼的话,那么六月下旬的消息就让祁明诚更为激动了。天终于变了啊!荣亲王登基了。他登基之后历数了废帝的诸多罪状,直接将废帝一系全部贬为了庶民。

荣亲王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是追封了自己生父为光熙帝,并同样给予了母亲尊荣。

荣亲王登基之后的第二道圣旨是赐恩于镇国公府并为守寡的老夫人过继了一子为嗣子。这个嗣子就是沈灵。镇国公府的一切原本就是属于他的,他现在不过是换了一个身份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祁明诚那自己拥有的记忆和现实进行了比对,荣亲王的登基确实被提前了很多。

不管天怎么变,其实老百姓的日子还是那么过。京城中血流成河,那样浓郁的血腥味却完全没有破坏梨东镇上的安详。祁明诚本以为荣亲王没有这么快登基的,于是他这边的计划有了些难办之处。

按说祁明诚是要立刻赶回南婪主持大局的,随着荣亲王的登基,他手里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而南婪那边的情况也会变得不稳定。当然,这种不稳定不是说要有动乱了,而是需要改变发展方向了。

但与此同时,荣亲王登基了,祁明诚也该把自己的两位姐姐找回来了。他需要去一趟京城。

犹豫了半天,祁明诚最终还是决定给纪良去一封厚厚的信,把南婪的一切继续托付给纪良,然后他就动身去了京城。四妮、五妮那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他不可能把她们丢开不管。更何况,三妮远嫁京城后,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之间虽有信件往来,但祁明诚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合该去看看。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