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轨道炮(2 / 2)

加入书签

高斯炮是依靠洛伦兹力为带电金属弹丸加速,而电磁轨道炮则是直接让弹丸与两条轨道形成一个通电回路,利用电流通过弹丸产生电磁力来推动。

两种动能武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决定高斯炮输出能量的是电场强度,也就是看通电螺线管的长度、直径、电流强度等等因素。洛伦兹力本身算是弱力,无法支撑大质量弹丸,即便将高斯炮大型化,提升的也是弹丸速度,而无法支撑大口径弹丸。

就以“风暴”4号机手中的210mm高斯加农炮为例,其金属弹丸的直径虽然达到了200mm,但实际上却是个内部灌注电荷的空心金属球,重量非常轻,差不多只有实心铁球的千分之一。如果高斯炮的金属弹丸重量过重,最终被通电螺线管发射出去的就不是弹丸,而是弹丸上所附带的那些电荷。

但是相比于电磁轨道炮,高斯炮的优越性就是加速快。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在一条长度只有几米的通电螺线管里,就能把金属弹丸提速到1500公里/秒以上。基本上就是扣动扳机的瞬间,就能发出一炮。就算210mm高斯加农炮10秒钟才能打一炮,也比电磁轨道炮快得多。

而电磁轨道炮的提速较慢,需要让金属弹丸在轨道上不停地绕圈加速,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电磁力是一种强力,在四种基本里当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微观世界中原子内部的核力。所以电磁轨道炮能发射的金属弹丸口径不受限制,只是重量越大所需要的加速时间越长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太空时代的动能武器按照口径不同两极分化,210mm口径以下的采用高斯炮,比如战舰侧舷炮塔就是,用来攻击机动战士和小型航空-器。而大口径的要塞炮则全部采用电磁轨道炮,才能有足够的动能一炮击沉战舰。

此时正在充能的这条轨道很快就对准了“暴风号”所在的方向,只是充能依然没有完成。

最初的时候,通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捕捉,舰桥里的觉醒者们还能够看到那枚2000mm金属炮弹通电之后的蓝色光点。随着炮弹速度的不断提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帧数已经追不上对方,显示出来的就变成了第三条蓝色光带,相比于两条轨道,新出现的这条比较暗淡且位于中间,自然就是炮弹的运动轨迹。

到了这个时候,目测l4基地也差不多要开炮了,洛云曦赶紧下令“暴风号”开始进行无规律的摇摆机动,加大对方的瞄准难度。

而与此同时,8架机动战士也已经全部完成弹射,在远离“暴风号”的地方向l4基地飞去,避免被2000mm电磁轨道炮给一锅端。

这种口径的金属弹丸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对周边舰船和机动战士的杀伤力同样不容小觑,溅射杀伤的范围达到1000公里以上。之前就出现过一枚炮弹击沉两艘战舰的情况,其中一艘就是被破片溅射给击沉的。

当然,风宇并不认为l4基地的电磁轨道炮能够命中“暴风号”,之所以离这艘战舰远一些,其实为了方便其作出规避动作。

当双方都准备就绪之后,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已经到了,一枚依然缠绕着蓝色电弧的金属弹丸突然沿着那条轨道的切向飞了出来,笔直地飞向“暴风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