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几经波折(1 / 2)

加入书签

“据传格力要低价卖身?”

“为何民族品牌热衷攀洋亲,格力空调即将改姓美?”

……

国内媒体很快大规模报道格力即将被低价出售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

地方政府要卖格力,不是不可以,只是售价才9亿,是不是太过便宜了呢?还有未经董事会讨论,大股东就擅自决定把公司卖给美国开利,是不是侵犯了中小股东权益?出售的对象为何限定是美国人,国内企业愿意出更高价却拿不到入场券?

一连串的质问,确实把海珠市政府置于火堆中烤,不过他们学起了鸵鸟战术保持沉默,并不回应任何采访要求。

本来想跟美国开利签署协议后再对外公布,没想到在临门一脚前消息泄露,引来全国媒体的关注,这让海珠市政府很是恼火。

这个姓董的女人真是不好惹,她在用自己能找到的任何方式来抗争这次出售格力,尤其敢到省政府告状更是让海珠市政府方面深感被动。

对媒体冷漠,但并不代表对上级不重视。

为了应对省里可能到来的询问,海珠市方面已经提前准备汇报材料,把出售格力的理由一一列出。总而言之,就是跟全球制冷第一的开利公司合作,能带来资金和新技术,协助格力更上一层楼。

事情闹大,格力顿时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焦点。

之前国企改革有从靓女先嫁的惯例,但伴随时间的流逝,这种为了招商引资不顾企业自身发展意愿的做法,开始引来许多批评之声。不少原本经营红火的企业,在对外出售后,国产品牌被封存,外国品牌通过收购来消灭自己在中国的竞争对手。这其实违背了当时国企出嫁的意愿,反而从侧面助纣为虐,帮忙外资扫平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还有许多企业出售后,一样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新飞冰箱就是典型例子。外资头上耀眼的光环正在不断消退,有识之士越发提出自己的反思之音。

舆论大战中,除了国有资产流失讨论之外,中国品牌的概念再次被提起。

在中国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外国或合资品牌算不算中国品牌,我们还需要不需要自主掌控的民族品牌?

有人提出国际化背景下,只要在中国生产、销售并向政府依法纳税,就是中国品牌。

反对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马甲,只有自主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品牌,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品牌。

如果放任国外品牌在国内攻城略地,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把国内市场拱手让给外资,将来中国可能成为经济上殖民地,供国外商品输出和倾销。

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中国发展已经没有参照物,只能依靠自己来一步步探索。这样在媒体上公开辩论,总体而言对国家是好事,毕竟真理越辩越明嘛。

在争论到高峰时,韩皓到访格力集团又给这场辩论提高了热度,作为国内不可忽视的企业家领袖,他的一举一动倍受瞩目。

董奇珍亲自充当讲解员,带领韩皓走访了格力工厂,并带他参观了格力一向神秘的研发机构。

里面确实有一个项目组正在对汽车空调进行研究攻关,期望能把家用空调技术转移到汽车之上。

“中国有3亿多家庭,未来可能会有3亿多辆汽车的需求。我们现在考虑进入汽车空调领域,也是为了今后考虑。一台空调用个10年时间不成问题,但一辆汽车6年时间可能就会更换,对比而言车用空调市场大有作为。”

在谈及为何看好汽车空调时,董奇珍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国内现在汽车空调市场基本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法雷奥、德尔福、电装、三电等巨头几乎垄断了市场,中华集团的车用空调也大都采购它们产品。

如果跟格力联合研发汽车空调的话,符合韩皓对扶持自主汽车零部件品牌发展的战略,还能收获一个强力的帮手。

格力的研发机构跟中华集团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都有所差距,但通过亲身考察,韩皓见到了格力发展的诚意。一旦双方合作的话,很可能会形成强强联合的效应。

“中华集团和格力电器可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有意联合进军汽车空调业务,另外中华集团有意战略投资格力电器!”

爆炸性的报道随即在媒体中流传开来,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对外宣布,但对这则流言却不予置否。

在格力要被出售传言笼罩下,韩皓此次到访格力集团,被许多人认为是亲自替董奇珍站台。

格力管理层跟地方政府间的矛盾不是新闻,这次首富韩皓公然站台,其中意味深长。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