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蒙古部落(2 / 2)
得到命令后,所有儿郎自带兵器、弓弩、战马、干粮肉干和马奶酒,赶到聚兵地点后,马上就能出发征战。
也是因此,除了人口,草原民族战争的其他成本极低。
草原上的人口本来就少,受条件和战争影响,成活率和死亡率也更大,人口的损失才是他们最大的损失。
因此,自古以来,草原民族不是万不得已民族危亡,就只利用战马的充足,和汉家王朝机动作战,极少硬拼。
和大郑拼兵员拼国力,任何草原民族都不行。
蒙辽的情况稍有不同,现在蒙辽不算是纯粹的草原民族。
因为有燕云十六州,因为燕云十六州的数百万汉家百姓,因为蒙辽朝廷从上到下汉化严重,人人皆以熟读四书五经为荣,个个均以吟诗作赋为乐。
因此,现在的蒙辽,属于半游牧半农耕,拥有南北两院两种制度,分治汉家百姓和其他各民族的国家。
古北口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不假,可同样因为蒙辽的国力太弱,又因为燕云十六州被蒙辽统治了百年之久。
所有关隘在蒙辽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早已年久失修不说,驻的兵也均是不多的老弱病残。
不说贫弱的蒙辽了,但就说大郑,大郑的国力再强,也只会把边城重镇的城墙修的又高又厚。
也不可能把大郑境内,所有的城池都修建的像上京一样。
此时,蒙辽的国土面积极大,是大郑的两倍多,是西夏的六七倍,是吐蕃的三倍。
蒙辽国土南北宽五六千里,东西长万里有余,是一个超大的国家。所有关隘无法全部照顾到,年久失修属于正常。
因此,韩庚和蒙古援军,三日而克古北口,转瞬就杀到了檩州。两日硬夺檩州,一日一夜占领了顺州,蓟州城内的两千蒙辽守军,不战而逃。
被蒙辽赶走一个多月后,韩庚不负王铮所望,再次杀了回来,占据了那三座州郡,兵锋直逼燕京。
和郑军对峙了两个月后,燕京城再次成了一座孤城。
韩德壤虽老谋深算,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韩庚能策反蒙古六万铁骑,协助他连夺了三座州郡,还占领着通向关外的要隘古北口。
蒙古铁骑人人弓马娴熟,比蒙辽军的战力强,假如郑军不依仗霹雳炮、火爆箭等大杀器,甚至比郑军的战力还强。
蒙古铁骑的参战,让燕京城腹背受敌,让韩德壤伤透了脑筋。
“啊哈!”燕京城外郑军的中军大帐内,代老将军一声怪笑后说道。
“有蒙古部落六万铁骑的参战,围歼韩德壤的时日,已不远矣!韩庚韩将军,还真是一位帅才,不枉你小子,这两年多来对他的精心培养。”
王铮来到大营已经将近两个多月,这还是最让他高兴的消息。
但他却不敢苟同代老将军的话,韩庚比他大了将近二十岁,他不敢说韩庚,是他为大郑精心培养的柱国将军,即便这是事实也不好意思说。
“多谢你的传信,刚才我们太心急,真是吓唬你,别害怕,以后别这么啰嗦才好。”
王铮闻言软语,安抚了那位传信的商人。然后说到做到,让曹显给了那位涿州商人一千两银子,派兵送他回家。
曹显不失时机,给了商人足额的银两后,还亲自送他走出了大营。一路上,给那位商人讲了许多大郑善待百姓的做法。
让那位商人回到涿州后,告诫百姓,只要别和官府做对,只要安安心心地做好自己的事。
大郑的官府,就必会让百姓们吃得好穿的暖,比跟着蒙辽时的日子好得多。
商人千恩万谢地,在一百郑军的保护下回了涿州。
鉴于郑军的言出必行,在他平安到家后,自然是不遗余力地,为大郑官府做了不少宣传。
“前些日子,松州送来的那四万匹战马,可组织了骑军?”
“一切就绪,那四万骑军暂归项梁项将军统领。”
“假如明日就和蒙辽决战,火油罐是否足够使用?”王铮问代老将军道。
“雁山卫没日没夜地送了一个多月,火油罐已足够破燕京使用。”
“现今,火炮有多少门?”
“共计四十四门。”
“还是太少,只能交给中军集中使用。将士们的战意如何?”
“将士们都快憋疯了,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
代老将军闻听王铮所言,知道破敌就在这几日,顿时就开始摩拳擦掌。
他痛宰蒙辽狗,一雪前耻的时刻终于要到了。
“不急,再等等看,韩德壤越是想和我军决战,我越不和他决战。我就和他耗,耗到他没了锐气,耗到蒙辽军没了战意,耗到他忍无可忍自出昏招,我再一鼓作气灭了他。”
代老将军顿时大为泄气。但他还没办法,王铮才是这次会战的主帅,他和曹显只是副帅,一切都是王铮说了算。
不过,代老将军没等太久,七天后,蒙辽军就有了行动。
估摸着,因为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州郡,已经落入了郑军之手,蒙辽的肖太后对韩德壤不满,对他施加了压力,韩德壤迫于压力不得不动了。
大军不动双方对峙,蒙辽军无奈郑军,可王铮也没有把握,大胜蒙辽军的三十万轻骑,因此他才不敢稍动。
可任何一方,只要有了大军的调动,就必会出现破绽。
韩德壤无奈之下的分兵,就出现了破绽,这一次,王铮抓住了蒙辽军的破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