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江流中(1 / 2)

加入书签

战字一单姓,不知能勾起楚地多少人的回忆。

战家可能在历史上不显,但是他绝对是楚地老人们心中的骄傲。

就因为那战家在大汉风雨飘摇之际,举族迁往了赵地。

楚地的战家后来就成了赵地的展家。

展家定居与邯郸城中,就照百年前的那一批展家人来说,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将领,步军骑军皆有,足足撑起了那几十年的大汉飘摇,像是大汉请来的门神一般。

汉就是这样的每次面临绝境之时,总会有天命加持,有各种天降一般的人物,引领大汉重新走上正轨。

战家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不说五六十年前的那次大汉诸王之乱,单说那百年前天降单于刚刚崛起时,就已经派人在大汉的边境开始试探,后来也是有了大汉与匈奴的第一次交战。

那次交战绝对是给了大汉足足十几年的喘息世间,也足以让当权者惊醒……若不是展家五子带领十万镇北军硬生生的抵挡了匈奴二十万骑军进犯,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祥通盛世了。

所以说,大汉中兴,历史上是以赵王世子刘钊的北征为起点,历数了光武帝刘钊的北征奇史,但是其中的某些历史刻意的某些权力巅峰之人给抹去了,所以后世人所看到的那段大汉最为精彩的百年历史,其实是有偏差的。

国难思良将,而鸟尽弓藏之事,又是那些人最为擅长的事情。

展家得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头衔,当时也是轰动了朝野,封侯……但却只行一世,而那展家上上下下百十口人,战罢只剩了十余老弱病残,这封侯,果真是讽刺十足。

结果就是再到五十年前的那场诸王内乱时,大汉已经失去了一个忠于大汉数十年的良将世家,失去了大汉镇北军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了……若不是……若不是那段时间,那有着楚家龙凤之称的两兄弟,顶住了朝野巨大的压力,为镇北军不管是如何,一直输送着粮草,或许,刘钊再神奇,也只能落得一个灰溜溜逃走的下场。

武当出世,大汉玄铁骑出世,等等都真的是如同神迹一般的发展,才有了后来的大汉铁骑千里直取匈奴上京的事,所以……事情没有如果,再来一次,恐怕没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

只不过人们不知道的是,最后楚氏之龙,战死在万里长城的城墙之上,那时与他并肩作战到最后的,是一个陌生的背影。

他不姓展,姓战。

若是现在提起展家,还会有很多人回忆起当年的那桩冤案,说是展家世代忠良,为刘家出生入死,竟是落得如此一个下场,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后来在大汉真正稳定之后,祥通二年,刘钊就亲自为展家平复,但是……展家后人确实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才是最让人心痛的。

但是……还好是正名了,不然真的是世上再没有人能够知道,原来大汉这一段历史上,还有这么一群人,为大汉呕心沥血。

哪有什么太平盛世,只是有人依然在负重前行而已。

但是要是提起战家,可能除了江南的某些大族中,那些家族的史篇中会有记载,当年家族与荆州的楚家有过来往,也与荆南的战家有过来往,但是战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到了这个时候,可能真的已经无人知晓了。

战家就是展家的前身,战家迁往北地之后,又是得到了不少同为江南大族的支持,这样才组成了一个足以一个家族与匈奴进行抗衡的势力,但其核心,依然是战家人。

大汉几十年前有一个时家,也是与当年展家的处境相同,只不过这时家的惨案发生在太平盛世,这才让朝廷高度的重视起来,时家要是与战家相比,其实差了不少。

战家的始祖真正追溯起来,可能要追溯到汉初,曾经多少年前,战家还是底蕴犹存之时,不少于战家有来往的大家族,在与战家人打过交道之后都说樊哙就是战家人的鼻祖,因为有人曾经看到了战家祖祠之中的那张画像,那胡人打扮的战争之神,俨然一副樊舞阳当年的模样,神采奕奕间,勇猛之意扑面而来。

而战家人也的确如此,不管男女,都是极为生猛之人,若是普通的事情就算了,一但真的遇到了外敌入侵,不管是南蛮还是北匈奴,战家人都会有人前往前线上阵杀敌。

但是战家实际上是十分低调的,他们唯一一个真正的合作了多年的家族,就是楚家,一来是战家有不少的财产都由楚家人帮忙打理,更多地还有姻亲的关系,楚家的女子嫁入战家,贤惠大方,战家的女子也嫁入楚家,钟灵毓秀,所以两家的关系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只是战家先楚家一步,为大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才真正的让楚家最后下定了出山的决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楚家与战家的结局都实在是让人感到了这王朝争霸的无情与冷血。

楚家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只有那位救时宰相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在大汉的历史之上,云霄阁中的那个牌位与画像的确已经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了。

但是这两家的羁绊却是从来没有断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