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采菊东篱下上(2 / 2)
家中都有一些牛羊,但是人们更喜欢吃着河中的草鱼,味道鲜美不说,还十分富足。
这是一处安静的村庄,一共只有几户人家,世代生活在此,过着祥和的生活。
这其中有一户人家,只有一男一女一对夫妻,他们是从更北边迁到此处,算是为数不多的外乡人。
大概在五六年前,女人生了个闺女,取名叫菩萨,这是从他们黑绳州的传统中来,很多人为了子女的平安,便取一些佛教中的名字。
菩萨自然是极其常见的名字,但是就是十分的有用。
小姑娘过了今年汉历的年,便有六岁了,算是到了上学的年纪,但是家中的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没有能力供她上学的,当然她也没有怨言,她本就没有那个读书的心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兴起的潮流,匈奴开始大力整治教育,说是孩童尽量都要念书,但是大家还是都嗤之以鼻,读书能读出几头牛啊?
家里其实养自己还是很轻松的,于是她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白天便去草场放牧,晚上便回到家中,母亲会教她做些针线活。
但是由秋入冬的时候,家中发生了大事。
母亲因为出外采药时,摔了重重的一下,本就是十分危险的攀爬动作,从那远处的崖间摔落,保住了姓名已经是十分幸运了,但是就此瘫痪在床了。
本就是穷苦家,还落了一个残疾,怎么想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小姑娘就那样变得懂事了,不知是不是因为母亲突然失去了行动能力,小姑娘一夜之间变得十分懂事,也变得十分安静。
那些母亲留下不做的织工,在母亲口头的指引之下,变得十分的熟练,竟是渐渐地就学会了。
而且不知何时,家中多了她这个辛劳的身影,父亲这样每日在外辛勤劳作,回家竟然能够吃上小姑娘下的汤面。
夫妻俩不知道上辈子有了什么福气,小姑娘就是他们的菩萨一般。
总之,小姑娘能够这样长大,做父母的怎么也是欣慰的,如果将来能够嫁个好人家,想来,夫妇也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那日,风大得很,阴沉的天变得压抑十足,母亲在床上躺着,小姑娘便为她翻一翻身,不要生了褥疮。
父亲那日早归,只是带回来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他的衣衫破旧,面容瘦削,似乎也是遭受了不少的饥苦,总之看起来十分落魄就是了。
但是小姑娘记住了那个人的眼睛,他的眼睛是有神的,是坚定地,是那种寻常人绝对不会有的眼神。
他说他可以治病,父亲便把他带到家中。
男人话不多说,只是用一根银针轻轻地扎了一下母亲那僵硬的腰椎,母亲那多年没有知觉的腿突然就能感觉冷暖了。
“你是个好人。”小姑娘后来对着那个高瘦的黑衣男人说道,换回来的是一个毫无顾忌的憨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