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赌一个铜板(1 / 2)

加入书签

讲武堂的建立,其实在刘协的计划中,还有一个用途,便是接待那些已经有些名气或者官职的武将。

比如刘协亲自写信向刘表讨要的黄忠和魏延,或者像太史慈那样由各州郡官员举荐过来的猛士,有没有本事,那得大比之日才能决出来,但至少有了这个身份,可以在长安有个落脚之处,毕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长安,长安的酒楼客栈就有些不够用了。

当然,一座讲武堂,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迎接越来越多的人口入住,刘协专门颁发了一则诏令,允许百姓接纳这些往来的人口,收取适当租金,当然,必须向朝廷缴纳两成的管理费用。

毕竟往来的都是些江湖豪强,里面更是良莠不齐,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而且这些人往往有个通病,仗着自己本事大,漠视朝廷律法,刘协之所以让王越成立专门管理城中治安的部队,就是为了应付这些人。

百姓登记在册,一来便于管理,二来真出了什么乱子,也有迹可循,三来吗,就是添一些税收,没办法,刘协现在是穷怕了,同时也算给城中百姓谋一条财路,同时也是为了日后兴商做些铺垫。

为了方便外来人口能够迅速熟悉这座城市,当然,也是为了防止刘协下一次微服出宫遇到迷路这种尴尬事情,刘协特地命人打造了一批路牌,立于长安城各大主干道,方便行人找寻到最正确的道路。

长安城的百姓这段时间也是非常的繁忙,走在街道上,不时能够看到百姓推着粮车,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走过。

眼看九月已经过去,秋收实际上已经到了尾声,跟现代的首都不同,这个时代,哪怕是居住在都城的百姓,一样要从事农桑来养活自己。

这也是刘协没有贸然兴商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足够多高产作物的出现,只凭如今大汉朝的农业生产力,是不足以解放太多人口去从事工、商这些行业的,当然,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士人虽然不像宋明时期那样泛滥,但世家的数量已经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这些人是不可能从事农业的。

加上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长安,根据越低京兆尹的统计结果,在长安大比之前,整个关中一带的在籍人口,有可能会提升一成甚至更多。

长安城中的商贩,最近也多了不少,甚至刘协见到了不少西域来的胡商,带来了许多新奇玩意儿。

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氛围里,悄然流逝,甚至连刘协都感觉日子过得似乎有些太快了,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时间就在这不经意间流走。

这段时间,倒也发生了一件算起来算是大事的事情,匈奴单于于夫罗派人带了上万牛羊前来换回了被刘协扣押下来的大批匈奴勇士以及被断了腿的匈奴右贤王去卑。

刘协可记得当初匈奴使者在看到断腿的去卑以及得知数千匈奴儿郎被搧掉时那精彩的表情,不过也并未在意,如今皇权逐渐稳固,军队战力也日趋提升,远征河套虽然不能,但他也不惧匈奴前来,只要将直道入口封锁,匈奴人再怎么嚣张,也翻不起浪花来。

已经带了几分寒意的秋风吹拂着刘协的衣袍抖动,这一次出宫,并不是去秘密会见李儒,因此除了固定跟班卫忠和牛耿之外,他还带了司马懿、杨修、丁仪、钟毓四名书佐一同出宫,也算表示亲近之意,而且随着四人入宫日久,说话间,比之以往也随意了不少。

看着这长安城比之上次出宫,似乎又繁华了许多,刘协心中自然生出一股满足感。

“长安城能有今日之盛景,全赖陛下调度有方。”随行的丁仪不轻不重的捧了刘协一把。

“朕可不敢鞠躬,若非诸位大臣辅佐,只凭朕一人,可没这本事,这世上的事,从来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做成的。”刘协微笑道,却也没有过于反驳,没人会不喜欢听好话,尤其这本就是大实话的时候。

“这珠玉簪不错。”刘协停在一名胡商的摊贩之前,随手取来一枚玉簪,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来说,已是相当不错,这段时间偶尔会去看看吕灵雎,此刻倒是觉得这枚晶莹剔透的玉簪与吕灵雎的容貌气质颇为相配。

“两只羊。”那胡商伸出了两根指头,用蹩脚的官话说道:“或者半匹绸缎也可以,但必须是蜀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