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招收人口(1 / 2)
战争从来都是一体两面,你在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要面对战后的烂摊子。
此次跟着运粮队而来的流民足有三千五百余人,绝大多数都是原凤山镇的居民。
要知道,这也才仅仅过去了两个多月,就有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断了粮,如果再算上之前就已经饿死的,这个比例会更加惊人!
之前的赵家之所以没有吸收这些人口,主要还是因为粮食不够,由于灾变之前的限购令,至少一半的粮食都被集中在了市中心,随后又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到了帝都、南都这种大城市。
这么做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却是最为合理的一种安排。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大量的耕地被转化成了商业用地,而在城市里,绝大多数的市民是没有多少存粮的。
一旦发生大的变动,如何养活这么庞大的人口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想要解决,就只有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重新分配资源,也只有如此,才可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用度,不用担心大规模地饿死现象。
只是令朝廷没有想到的是,原本人口集中的城市,却因为大规模地建筑倒塌,直接死了一小半,后又因为海量的建筑垃圾堆砌以及长时间没有耕种的土地,导致其地位一落千丈。
很多人不得不抛弃原本熟悉的环境,前往郊区、农村寻找活路。
如今在九黎城,每天都会遇到从城市赶来的难民,他们或三五成群,或拖家带口,大多形状凄惨。
一开始的时候,李子木还会招收一些,但随着数量越来越多,达到承受的极限之后,便干脆不管了。
日积月累之下,竟也有上千人,若是在加上此次前来的流民,人数已突破了五千之数。
……
府衙里。
李子木正在听取王辉的汇报,经过近两天的汇总,此次收获的物资也大体统计了出来。
听着一个个数字从对方的口中念出,等到最为重要的粮食存量出现之后,李子木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这赵家的确是富裕,短短的时间内,竟累积了三百吨稻米,一百吨小麦,如果省着点吃,足以让四千人吃上半年,更别说还有数以万计的牲畜以及数量不菲的食品,两项加总的话,养活八千人是没有问题的。
从座位上站起,李子木看着一脸喜色的王辉,心里也在思考着人口问题。
在攻破了凤山城之后,原本的赵家已经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几天,不断地有人前来请愿,希望九黎城可以收留他们。
对于这些人,李子木是不可能收留的,他们可都是赵志伟、赵建国等人的亲属,一脉相通,打破骨头连着筋,难保不会心生怨恨,自己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如果赵家人不收,如今可以吸纳的就只有这些流民了。
如今第一批两百亩冬小麦已经种植完成,来年的六月份才可以收获,预计产量四十吨,这只是属于试验田,真正大规模地种植还是来年二月份的水稻以及马上就要开始的马铃薯了。
在这期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仅靠原本的一百来户是无法满足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