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自作聪明(2 / 2)

加入书签

现在台南还不叫台南,叫大员。荷兰东印度公司侵占这块土地已经有十多年了,在台南建立了很多城堡,掠夺台湾的资源。但是跟占据台北的西班牙人一样,荷兰人对台湾的殖民并不顺利。要知道,现在的台湾还是荒蛮之地,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林莽和沼泽,每到夏季洪水泛滥,疟蚊横行,瘴气弥漫,来自台湾的移民成群病倒、死去。而强悍好战的台湾高山族、亚美族、赛德克族等土著也对他们的镇压和掠夺充满了愤怒,白天躲在深山老林里,晚上则浑身涂黑手执利刀长矛下山,潜入殖民据点割人头,这些土著是如此的剽悍野蛮,甚至比台湾最凶猛的野兽还要可怕,搅得殖民者不得安宁。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所改善,荷兰人通过战争从日本获得了大量战俘,每天驱使这些战俘砍伐荆棘杂木开辟蛮地、修路、修水库、种植甘蔗……每天都有日本战俘累死或者死于各种事故,他们也不在乎,死了,随便挖个坑一埋就完事。而水泥这种修路修水利工程必须的物资杨梦龙是敞开供应的,在荷兰人的皮鞭之下,日本人埋头苦干,只用了半年时间就修通了总长度达到五百公里的水泥路,台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遗憾的是由于郑芝龙横插一杠子,水泥贸易已经中断了,修路工程不得不放缓,因此荷兰人把郑芝龙恨得牙痒痒的,做梦都想宰了他!

郑芝龙与杨梦龙的大战自然也引起了荷兰人的极大关注,这可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啊。他们派出很多探子潜入郑氏集团,千方百计打探消息,为的就是在第一时间掌握实际战况。郑芝龙被打得大败的消息传来,台湾总督揆一大喜过望————可恶的郑芝龙,你也有今天!而当郑芝龙派来使者表达出与荷兰人联合起来对付杨梦龙的意愿后,狡猾的揆一作出了准确的判断:

郑氏集团底气不足,没有信心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败杨梦龙那支年轻的海军!

小小的牛犊居然把猛虎给撞了个头破血流,真是不可思议!

揆一认为机会来了,不计前嫌前去找西班牙驻鸡笼(也就是基隆。西班牙人还真是够白痴的,这么好的城市居然起了这么个破名字)港的总督雷纳德,开门见山的说:“我的朋友,你想过将整个福摩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让欧洲文明的光辉洒遍这座宝岛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福摩萨人都回归主的怀抱吗?”

雷纳德翻着白眼说:“当然想!有哪个国家会嫌自己地盘太小的?问题是做不到嘛!”

揆一说:“现在机会来了!那位所向无敌的总督正在把我们的死对头郑芝龙摁进水里狂扁,郑芝龙这个军阀头子,绝对不是这位总督的对手!但是杨总督的海上实力太差了,想打败郑氏集团很困难,我们帮他一把!”

雷纳德一怔:“你的意思是……”

揆一说:“当然不会是白帮!我们马上就调集在亚洲所有能够动用的兵力,集结到福摩萨,同时派人去跟杨总督谈判,表示愿意出兵帮助他消灭郑氏集团,条件是把台湾割让给我们作殖民地……他对台湾一向不怎么重视,一定会答应的!”

雷纳德被吓了一跳,但是认真想想,又觉得揆一说得很有道理,杨梦龙确实不怎么重视台湾,否则就不会向他们大量出售钢铁水泥了,要知道这些东西到了军队手里,很容易就能将台湾变成一颗难啃的铁核桃!但他还是有点儿担心:“万一他不答应呢?”

揆一哼了一声:“不管他答不答应,我们都已经在福摩萨集结重兵,难道他还能出兵攻打我们不成?就不怕我们跟郑氏联合对付他?他是个聪明人,肯定会默认我们对福摩萨的占领的!”

雷纳德被说服了。台湾确实是块宝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种植甘蔗、开采矿藏、发展航运,获利相当丰厚,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整个台湾弄到手,岂能放过?至于杨梦龙出兵攻台……他是一点都不担心,中国的海上军事实力太弱了,哪怕是郑芝龙这个海上霸主,也没有能力跟欧洲海军正面抗衡,每次都是靠火船偷袭将他们击退,杨梦龙的实力比郑芝龙的还弱,招惹他们,那不是找打的节奏嘛!

打定主意,这两位分别启程前往巴达维亚和马尼拉,劝说上司出兵台湾,参与剿灭郑氏集团的战事。他们成功了,巴达维亚和马尼拉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荷兰方面使出吃奶的劲,动员了二十四艘武装商船和四千名步兵,赶赴台湾,而西班牙人手笔要大一些,动员了三十一艘武装商船和三艘正儿八经的风帆战舰,六千名步兵————这差不多是西班牙人在亚洲所有的家底了。如此强大的实力,应该会让那个一向不靠谱的东方总督靠谱一回的。

郑森的判断不幸全对了,在杨梦龙面前,郑氏集团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一点用都没有,朝廷坐山观虎斗,没有半点要出兵的意思,而被郑芝龙视作潜在盟友的欧洲人背地里磨刀霍霍,准备把他们大卸八块!只是一次硬碰硬的交锋,一次惨败,郑氏集团便已经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危机四伏!

不过,很快欧洲人便欲哭无泪地发现,他们在派出使者向杨梦龙开出共同对付郑芝龙的条件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脖子伸到杨梦龙的铡刀之下了。

自作聪明的人跟一个一向不靠谱的家伙打交道,结果只能用橱柜来形容————要杯具(悲剧)有杯具,要餐具有餐具(惨剧)。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