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寡妇生活指南 第6节(2 / 2)
良久,咬牙道:“行!大不了我家去就将家给分了,我跟着老姑侍奉,不叫他们在跟前碍眼。以后老姑就有两个儿子。咱仨赁个小院儿住,叫安平与我学裁缝,将来也有一门手艺,不至于土里刨食!”
“又说傻话!”张融融笑道:“学裁缝,我那侄孙们能高兴,将来与他们争生意,说的过去?!
张兴柱真急了,道:“他们敢阻拦有别样心思,我打断他们的腿!”
说罢也不理会张融融了,只对王安平道:“想学吗?!”
王安平看看要吃人的张兴柱,又看了一眼张融融,道:“我,我听娘的!”说完脸就抬不起来了似的,胀的通红的低着。
这不成器的,胆小成这样,没个男子汉的担当。张兴柱能气死,也是噎住了!
张融融听乐了,笑道:“你别难为他。这孩子胆小,却不笨。只是不知人情世故。却也会看眼色。”
张兴柱白了王安平一眼,哼道:“这小子哪里笨?!也知道以后要仰仗娘生活,而不是大表哥呢!哼。”说罢自己也乐了。
当下两人也不再多说,却是各有各的坚持。张兴柱心里还有点赌气,却没怎么表现出来。主要是怕老姑以为他给她脸色看。
然而姑侄二人却都是倔性子。张兴柱是能答应另赁个小院,却绝不能答应连生计也不叫他管。
张融融明白,张兴柱能答应另赁个小院,是为了不叫她受气。他虽能主张以后绝不会对姑不好,可是却也老了,儿孙们若不敬着,不听话,他又能怎么?!
索性打定主意,分了家,另过活,也省得看眼色受气。
人老了,其实是很无奈的一件事情。儿孙到了年纪,得了志。对亲老子是没什么,可是对一个姑奶奶,未必有他们爹的孝心和愧疚歉疚还有心疼。那些亲情,都不过是张兴柱一个人的记忆,人都是现实自私的。他们没这个情份,哪里又能讲情义呢!
虽然现实残酷些,但还是早早认清现实的好。
第009章 进城
马车摇摇晃晃,行驶一路,渐渐的到了进县城的大道上了,路也变成了石子路,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王安平经过忐忑,慢慢的也有了些精神,掀开帘子往外看,眼中全是好奇。这孩子虽这年纪了,却从未出过村,哪见过这么多人在?!
只见前后不少挑夫挑了东西往城门进进出出的,车水马龙,人不停歇,这在后世只算个小镇的景都比这热闹的景儿,在这个时代,却算是极热闹的地方了。
张融融看着外面不少老人家还拎了篮子进城去卖菜,便明白这天下应不算荒凉。只有盛世,才能容得勤奋的人。
张兴柱也去排队。
张融融观察了一下,发现城门虽有衙役在,却只收有车马的人的进城钱,却并不收贫苦百姓卖菜人的钱,也没查什么路引或是进出证之类的。只查看一些形迹可疑的人,比如偷儿之类的,会比较注意。
她便心里有数了,可见这也算盛世了,官府还算清明,并没多苛刻杂费。而进出城没那么严,只能说明,一是天下太平,二便是商行之路也没那么严,可能是不禁通商的。估计天下商客也众多,贸易通行。
等进了城,张兴柱笑道:“有马车或是驴车的,都要收二文钱,步行的不收。”
王安平道:“为啥?!”
“马车驴车都会产生粪尿,收钱是为了城内干净。”张兴柱道:“大街也是需要人清扫的。二文,也不算多,有些大城,收的更多呢。咱县城,也就二文。有车马的人家,总归过的好些,二文恰好。”
王安平点点头,道:“粪有人捡吗?!”
张兴柱道:“有人捡的,尤其是老人小孩,捡了能卖钱,或是回家烧坑,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没人捡。村里都有人捡,城里也是好东西……”
王安平点头。
张兴柱一面驾着马车走,一面道:“本朝还算太平,日子不算太难过,只要不作,比如赌钱之类的,肯勤劳,一口饭总不至于吃不上的。瞧瞧那,多少老人发都白了,还要种了菜进城卖呢。就凭着这勤劳劲儿,日子也不难过。穷也穷不到哪里去。”
王安平盯着外面看。
县城也不大,说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巷子口了,张兴柱道:“我先送姑和安平回家,再叫他们去还马车。”
这马车是租车行的。
巷子口处早有小孩子去喊人了,张扬着说是张老头回来了,张强听见,早迎了出来,脸上带着笑,道:“爹回来了?!姑奶奶也来了,快,快进家。”
张兴柱见他客套,心里满意,笑道:“还不快帮你表叔拿行李家去。”
张强哎了一声,忙对王安平笑道:“这就是表叔吧,哎呀,比我还年轻哩,来来来,快进家,家里茶饭都备好了,快进屋坐。”
张强不愧是生意人,满脸带笑,见到王安平的行李破,也面不改色,全无异样。倒是王安平被这么大的人叫一声表叔,都不知道怎么应,只能挪步走,叫从哪走就从哪走。
张兴柱扶着张融融,指了指道:“第三间院子就是咱家。这隔壁就是老马家,就是马大夫家。因是邻居,一来二往的也熟络了。老马在西街巷子开了个中药医馆过活,家里都是行医的。”
“他去给我看病,该谢谢他。”张融融道。
张兴柱笑道:“改明儿我重重请他。”
张强到了门口道:“还不快出来迎一迎姑奶奶,姑奶奶来了!”
里面张强的妻子李氏,张恒的妻子陶氏都牵儿带女的出来迎了,忙都道:“姑奶奶好。表叔好。”又叫孩子叫一叫姑太太。
张融融见三个孩子有两个还抱手里,刚会走路话都说不全的样子,哪里能折腾孩子,便笑道:“这三孩子好生可爱。”
可惜她是个穷的,竟是连个红封也掏不出来。
王安平头都不敢抬,只道:“你们好。”都是他晚辈,竟也不知道该叫啥。
张兴柱道:“张恒还在辅子里,晚上叫他再拜见老姑。”一面说着一面叫迎进了屋里。没进堂屋,直接搬到西厢去了。
屋里准备的干干净净的,炕上也是新辅盖,炕也烧的热乎乎的,李氏和陶氏还倒了茶和瓜果来。
“好,顶好。”张融融谢道:“你们有心了!”
李氏和陶氏道:“本是应该的,公爹早早就叮嘱叫备下了。哪里敢慢待。必要叫姑奶奶如自家一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