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节(2 / 2)

加入书签

再者他对王永平这个儿子,还是有些歉疚的,跟李金枝的那个婚事,差点毁了小儿子。

如今他有了喜欢的姑娘,要是不同意,以老四那死心眼的性子,怕是要闹出事来。

这么一想,王老柱也就点点头:“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老婆子,这礼数上咱们可不能亏。明儿个就找个靠谱的媒人,去柳家求亲去。”

张婆子已经操办了三个儿子的婚礼,这礼节方面,自然是驾轻就熟,只这么一会,脑子里已经盘算好了,找那个媒人去说亲,备些什么礼,给柳家什么聘礼……

听了王老柱的话,连连点头:“这是自然的。”

不说别人,王永富和王永贵也高兴,别人家的后生,十七八就娶媳妇了,自家这个四弟运气不好,遇到李金枝那样的贱人,耽误了他。

不然孩子都能抱上了。

等老四娶了媳妇,看还有哪个嘴长的背后嚼舌根,说自家老四还惦记着李金枝那个贱人。

林氏一听王永平要娶亲,忍不住就看向自家的金斗和金壶,这老四都有了媳妇了,该给金斗和金壶相看了吧?

尤其是听说,老四的媳妇,居然是山里人,林氏偷偷松了一口气。

从王家日子好起来后,多少人都打算将闺女嫁到王家来后,她就在暗地里发愁,那些人家都比自家要强。

有这么一个家境好,有娘家依靠,得公婆欢心的弟媳妇进门,又不像以前的老二媳妇,那为人清高,眼里只有老二一个,加上住在城里,一年都见不到一回,没什么妨埃…

老四这个媳妇娶回来,肯定是要日常处着的。

如今自己不得公婆和小姑子欢喜,连三房的江氏都比不得,这要再来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新媳妇,自己这个老大媳妇不得被比得连站得地方都没有了?

这点小心思,她再傻也不敢跟王永富吐露,不然就王永富都不能饶她。

如今听说不过是山里猎户家的女儿,上次也见过的。

能攀上王家这门亲事,说不得就是靠着上次的救命之恩呢。

这样就好,老四结的这门亲,没啥拿得出手的。

再过些日子,她再给当家的吹吹风,也该给金斗和金壶相看了。

等那个时候,她怎么也要挑两个家境殷实,陪嫁多,娘家有底气的儿媳妇,到时候再生几个大胖孙子,有家里给养着。

其他几房的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自己的孙子也大了。

大房人多势众,到时候就算分家也不吃亏。

江氏一贯没有发言的习惯,而且小叔子娶媳妇,当嫂嫂的能有什么话说。

因此,这门婚事,算得上是人人满意。

王老柱见大家都没反对的意思,琢磨了一下,烟袋锅敲了敲炕沿:“我估算了一下,如今请媒人去说亲,等说定了,咱们老俩口再上一趟冲子沟,亲自给下聘礼去。赶在年前把事给办了!老四也老大不小的了,不能再拖了!”

张婆子一合计:“如今家里收山货,人人都腾不出手来。咱们先下聘礼,等山货收完了,先把大屋子起了,正好老四的婚事就在新屋里办,又喜气又热闹,也图个好兆头!”

王永珠其实觉得,以王永平和柳小桥的年纪来说,都还太小了些,尤其是柳小桥,比自己还小几个月,这么早就成亲,对女孩子不好。

只是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女孩子从十四五岁就嫁人是正常的,也许官宦贵人家的姑娘会略微的迟些。

可一般百姓人家,女孩子养到十四五岁,来了葵水,就被认为是可以嫁人生子了。

殊不知,这个时候女孩子的身体还没发育好,怀孕生子,对女孩子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不是什么好事。

也幸好张婆子疼她,舍不得她早嫁,不然她跟宋重锦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看如今村里,十四五还没说亲嫁人的姑娘寥寥无几,除非姑娘有缺陷,实在嫁不出去,不然家里人都要早早的就要闺女出门子去。

她此刻要是提议说两人先定亲,等小桥再大些才成亲,莫说王永平不会感激她,就连张婆子恐怕都不会同意。

弄不好,柳家还以为王家是不乐意和他们结亲,生了罅隙就不好了。

因此默默的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吞下去,点头赞同:“我觉得也行!如今天气冷了,这山货生意的旺季也就一个来月了。等旺季一过,咱们就开始起大屋,家里只留一个人守着就行。赶在过年前办好,咱们家也好好热闹热闹!”

第四百九十章 双喜临门?

一听说就要起大屋,一家人都兴奋起来。

王永平的婚事就这么定了。

张婆子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当即出门就要去找媒人去,这冲子沟山高路远的,还得找个靠谱的媒人,多给些媒人钱才好。

王老柱也坐不住了,出门去找风水先生,挑日子去。

家里如今添了这个喜事,一时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散去了。

还能听到金盘咬着手指头问:“娘,四叔要给咱们娶四婶了吗?四婶好不好?”

江氏心中苦涩,看公婆和小姑子特意说要起了新屋子才办婚事,就知道他们对这个新媳妇有多看重。

找媒人,下聘礼还要亲自去。

相比较当初,自己和当家的婚事,是媒人带着婆婆一起去相看了,然后聘礼也只是普通。那个时候江家还想求着王家,当家的又是继母,哪里会真心为她考虑。

什么都依着王家这边,即使婚事简薄也无人说什么。

那个即将要进门的柳家姑娘,江氏还有印象,一看就是家中受宠的,两个哥哥也都疼爱妹子的人,嫁人又得夫家看重。

最新章节请到hxzhai. c om免费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