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女帝记事 第122节(2 / 2)

加入书签

面上丝毫不怒,他道:“江州地处平原丘陵,如今主公带三军披孝为父报仇,希望能得姚钦州支持,江州上下,定对姚钦州感激不已。”

姚静淡淡地说道:“秦使寻求支持,襄州、中州、越州和幽州岂不是更好?”

徐孟安定了定心,说道:“姚钦州此言甚是,然而此时天下大乱,襄州助延州攻刘,中州幽州攻冀,越州攻吴,都无暇他顾,只有姚钦州安稳平顺,前途远大,我主立足南地,恳请和姚钦州结盟,守望互助。”

此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别的地方都打得热闹,姚钦州你是唯一清闲的,帮助哪一方哪一方就得大助。又说姚静前途远大,对她有信心解决北方战乱,再表面他们志在南方,两者不冲突,可以相互合作。

姚静当然听明白了。

说来,其实结盟真没什么实质上帮助,之所以结盟,似乎就像距离万里押宝一样。

如果押对了,姚静真的统一北方了,那么碍于此盟约,不好随便南下。

同理,江州定鼎南方,也因为这盟约不方便北上。

当然,一南一北,如果姚静打到中州和幽州,守望互助,江州会提供帮助。同样的,江州打到了襄州和徐州,守望互助,姚静也要给江州提供帮助。

姚静对于江州如此看好她并不觉得高兴,反而因为他此言,姚静有些皱眉。

因为,她觉得这江州年纪轻轻的秦世元太过狂妄了,乱世开始,就急着来和姚静来谈分裂南北的事情。

不过她也没掉以轻心,能让林虞看重的主公,若是真的狂妄自大,他也不会不离开了。

第129章 .0129出兵南渊

虽然姚静对于江州秦世元太过狂妄而不喜,不过,和江州结盟对钦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姚静还是答应了这个盟约。

“我主公有一亲弟季瑜,向喜书画,更渴求繁华安顺之地,还请晋侯应允,使季瑜前往钦州观州郡繁华和山川美景以绘之。”

姚静目光微闪,想起林虞所说,江州欲和她结秦晋之好,那么,这个所谓的季瑜,说是来才观景绘画,其实就是派来联姻的质子。

不过,这来使丝毫不曾挑开说明,这倒是让姚静有些怀疑林虞所言是否真假?

这季瑜是真的被送来的联姻质子,还是别有所图,比如,他擅长于书画,是否也为了窥视她钦州地形和部署?

姚静对自己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对敌人,她都是极其小心的,尤其是她落入桓览的会盟算计后,遇事多思考多怀疑,已经慢慢成了习惯。

姚静不动声色,让徐孟安有些摸不着她的想法。

说起四公子,那真是如淡泊如仙的画中人,之所以没直接谈及联姻,那是因为徐孟安观察所见,这位姚钦州是性格极其强势的人,从她的二姐出入织室做事,婚姻自主看,姚钦州本身也不会喜欢联姻。

所以,徐孟安按下来不提,只管将四公子送来即可。

更何况,四公子听闻钦州名川胜景、繁华安顺也是极其想一观。

至于之后,就看能不能促成了。

如果能够促成,对于主公来言,日后可能有想不到的好处。

就是不能促成也无妨,根本没有什么损失,四公子在江州的尴尬也是让主公头疼的存在。

太夫人不喜四公子,可四公子和主公兄弟感情不错,将四公子派出来也算是缓解矛盾。

江州和钦州盟约一定,两地相隔太远,至少有五年的太平时期。如果钦州姚静兵败,作为江州州牧的亲弟,占据钦州的诸侯也不会为难四公子,同样,如果江州在南方兵败,至少也为秦家保留了嫡系血脉,或许,在钦州的四公子还有为秦家东山再起的机会。

盟约已定,这样小小的请求,姚静没有理由拒绝。

“可,本侯会名各州郡郡守奉四公子为上宾。”

徐孟安给姚静行了一个大礼。

钦州江州盟誓已定,徐孟安并没有急着走,反而是在钦州寻找着什么,然而半月之后,终究无功而返地带着使者离开钦州。

辽州都尉上官衡和中都派下来的护军将军杜熔终于起了大冲突。

上官衡是骠骑将军的同胞弟弟,杜熔是在中都是羽郎将,在朝阳的时候,上官木和何挺带着少量兵马护送惠帝之子桓鳐进京登基。

谁知道,才到中都,上官木和何挺就被强留在中都,上官木和何挺见桓鳐已死,桓览独揽大权,之前本身就为桓览折服,在中都被桓览渴求一二,两人自然还是投靠了桓览。

桓览声称手下无大将,便命他们两为主副帅出兵冀州,两人见桓览将中都兵权交出来自然感动不已,对此桓览派小小将军前去幽辽二弟安抚自然不当一回事。

上官木和何挺出兵了,但是在半路就被秘密锁拿,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一切幽辽所得消息自然很快就有大部分和两人无缘。

桓览派出去的两位将军,其本意就是夺权。

夺权夺权,当然会染指军权,上官衡接到上官木手信好好对待杜熔,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手下的校尉已经投靠了杜熔,这让上官衡又惊又怒,可是去信中都丝毫没有得到回应,上官衡之子上官勇死在杜熔的亲卫上,让上官衡积累的怒气彻底爆发。

双方顿时在辽州打了起来,因为时间日久,杜熔又手持上官木的指令,听从上官衡的远远少于杜熔,上官衡被驱赶出辽州,上官衡难逃冲进了钦州,并再丹平郡的护送下来到了州府,请求姚静出兵救援。

上官衡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声痛呼桓览杀天子桓鳐,又言桓览威逼辽王上官木,作乱辽州。

桓览原本因为桓鳐之死受到诸多攻讦,上官衡如此狼狈前来苦求,原本认为桓览被刘赦冤枉的,这会儿也不免怀疑起来。

毕竟,如果真的是冤枉的,何必去进犯幽辽两州,而且幽州和辽州之主都不见了,幽州更是在没有主人的情况下和中州一起攻冀,这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姚静召集钦州文武百官,上官木和何挺一消失,立刻引得大家对桓览的警惕,赞同出兵辽州的竟然达到九成,由此可见,桓览此次做得的确不地道。

姚静这才表露自己想法,剩下一成也不由地住了嘴,出兵之事已经完全定下。

随着上官衡一事传下去,冀州用那不足一岁的天子传下旨意,奉姚静为中军将军,并代替骠骑将军上官木前往幽辽两州平叛。

中军将军和骠骑将军同级,这是在变相地将辽州拱手相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