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节(2 / 2)

加入书签

孙淑兰挺高兴,她管不了男人在外头的事,说也不好说,心里很担忧男人乱来。

这要是跑去赌……说不定一个晚上就能将他们得到的那些好处全部输掉。

如果输了,这场富贵就真的只是一场梦。她很怕自己哪天醒来之后家里没有了这些钱财,又要像之前那样辛辛苦苦干活才能吃饱喝足。

“对对对,少喝点好。”

顾秋实喝完了一杯酒,填饱了肚子,此时天已经过午,昨天晚上他几乎没睡,便想回去睡会儿。

秦大头富裕了后,不光给家里人做了衣裳,还给所有人都做了新的被子。但是这是床上铺的还是以前的旧被褥,说到底,是孙淑兰舍不得拿新的出来睡,用她的话说,就是糟蹋了好东西。

顾秋实进屋看到那被褥,喊了一嗓子:“淑兰,你来,我有话跟你说。”

孙淑兰跑进屋中:“什么事?”

“咱们还是分床睡吧,之前的被褥都做好了,你去小间帮我铺床。”顾秋实说着,率先往小间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分家时得的是三间房,因为家里人少,从来都只用两间,多出来的那一间堆着各种杂物,孙淑兰生了双胞胎后,秦大头有意给孩子准备单独的屋子,这才将杂物间收拾出来,也摆上了一张新床。

孙淑兰微愣,追进了小间中:“你是一家之主,即便分床,也是我来住这间。”

“你要带着孩子睡,你住大的。”顾秋实说话间,将小间里用不上的桌椅搬了出去。

之前这些桌椅缺胳膊断腿,勉强是可以用的,但秦大头有钱了之后就不愿意委屈,便买了一套新的,而这些换下来的,孙淑兰舍不得劈了当柴火烧,放在外头日晒雨淋很快就会坏掉,秦大头是个勤快人,柴房里都是满的。孙淑兰没地方堆这些桌椅,便塞到了小间之中。

不大的屋子被堵得满满当当,顾秋实一边往外搬,一边道:“还是劈了当柴火烧吧,这些破烂堆起来也不好看。”

孙淑兰张了张口,迟疑道:“我知道家里用不上,就想让我弟弟来搬走。”

顾秋实讶然:“这么烂的东西送人?”

孙淑兰点点头:“我已经跟爹娘商量过了,他们说先放在这里,过段时间再来搬。”

“家里没地方放,让他们今天就搬走吧。”顾秋实想起来了秦大头的岳家,面色有些冷。

孙淑兰还想要再说,顾秋实催促:“去拿被子。”

闻言,孙淑兰有些为难,但还是去抱了一床被子过来,顾秋实自己铺床,很快就躺下了。

他是被人吵醒的,睁开眼睛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在高声说笑,孙淑兰的嗓门比往常高,语气里都是欢喜。

“你姐夫答应了的,他不会生气。家里堆不下……”

顾秋实看外面的日头还高,就知道自己没睡多久,他起身出门,一眼看到了院子里孙淑兰的娘家人。

今儿来的是孙淑兰的大哥大嫂,还有两个孩子,此外还有她那个即将成亲的弟弟孙树平和其未婚妻赵银花。

几人看到顾秋实出来,孙大哥有些不自在:“妹夫,我们吵醒你了?”

顾秋实揉了揉眉心,昨夜折腾得有点厉害,睡又没睡好,他这会儿头有点疼。

“大哥来了。”

孙大哥点点头:“淑兰说有些家具用不上了,让我们搬回去。之前说的是什么时候来搬都行,今儿又说家里堆不下,所以我们就来了。”

顾秋实不想多说,因为秦大头的记忆里,村子里的人成亲,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男方要准备一间新房和一张床,而女方需要准备衣柜和桌椅,疼爱女儿的人家,还会准备锅碗瓢盆包括水桶和木盆。

当初孙大哥成亲,这些东西又没少,才成亲三年而已,家具至少还有八成新。而即将成亲的孙树平,未婚妻那边肯定也要准备这些东西。

家里有喜事,搬一堆破烂放着,怎么看都不像样呀。

“那就搬走吧,家里确实不好堆,东西一多,就乱糟糟的。孩子还喜欢爬,万一摔着,可不是玩笑。”

秦老太不大喜欢孙媳妇的这些娘家人,不过,亲家上门算是贵客,再不喜欢也得做饭招待。这会儿她已经在厨房里烧火了。

“淑兰,让他们聊着,你快来帮一下我。”

孙淑兰特别高兴,她感觉自家富裕了之后在娘家人面前特风光。不过,长辈都出声喊了,她也不好再耽搁。

院子里,顾秋实招呼几人坐下,余光瞥见两个孩子已经冲着桌上的点心下手。

这些点心是顾秋实今早上从镇上顺便买回来的,全是细粮,口感又软又细,就是价钱高,他特意为孩子准备的。

三个孩子一个两岁多,一个一岁多,平时没什么零食,这种点心正好。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两斤点心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点儿渣子。孙大哥的孩子也就和大宝他们差不多大,压根吃不了太多。

两斤点心没了,多半是大人吃的。大宝带着弟弟妹妹,伸手又够不着桌上,孩子不懂得那些,只知道想吃的东西没吃到,急得直哭。

顾秋实伸出手,将油纸都取了过来,把还算完整的点心取出来,分给三个孩子。

另外两个围了过来,顾秋实也分了一些。

还拿着两块完整点心的赵银花不太好意思,干脆全部塞入口中。

顾秋实颇为无语。

那边孙树平已经再次开口:“姐夫,姐姐说愿意给我一床被子,我想问一下被子里续了几斤棉花,也好安排。”

顾秋实皱眉:“安排什么?”

送被子的事情秦大头就没有听说过。

孙树平自顾自道:“被子嘛,如果有了厚的,准备薄的就行了。”

孙淑兰在厨房里听到这话,有些心虚:“那是厚的,八斤棉花,你再准备一个薄的就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